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5(1 / 2)

加入书签

顺地各领弟子比试,若能胜出,更是能将郑玄的“当世亚圣”之名踩在脚下,心中那股傲气顿时被激发。

他略一思忖,便昂首道:“好!老夫便应下此事!也让尔等见识见识,何为真正的名师,何为真正的教化之道!”

“公孙先生,请。”桥舒心中一喜,侧身让开通路,伸出手臂虚引。

就这样,草堂再添师资。

草堂内的学堂特意设在了临街的一侧,建有宽大的窗户,平日里窗板常是敞开的。这不仅仅是为了采光通风,更是谢乔有意为之。

知识不应被高墙深院所禁锢,不应仅仅是士人阶层的专属。

一墙之隔,便是熙攘的街道,那些无缘入学的普通百姓,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寻常农户,路过时皆可驻足旁听一二,感受圣贤教诲。

草堂之事初步安定,谢乔的目光又投向了更基础的教育。她立即着手,令桥舒等人筹备推广蒙学,选址则是草堂旁的另一座一级[官学]建筑内。

这蒙学仿照榆安的学堂,主要针对六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童,不论文男女,皆可入学。每期学费仅收二百文铜钱,孩童每日走读,提供晌午一顿饭,但不提供宿。

为確保贫寒子弟亦能获得启蒙机会,谢乔特意指示设立“助学名额”。凡家境確实贫寒,无力承担学费者,可向蒙学先生报名,由草堂派人在各里坊查访核实,一旦確认,便可免费入学。蒙学的目的,并非培养高深人才,而是开蒙启智,教授基础的识字、数术,为将来的草堂储备更多有潜力的生源。

这助学令一经颁布,贫苦人家闻之,无不感激涕零。许多原本因家贫而无法让孩子识字的父母,纷纷牵着自家孩童,前往蒙学。

一时间,“圣人仁德,泽被苍生”的赞誉之声,如同春风化雨,传遍了睢陽的街头巷尾,深入人心。

梁国教育蓬勃之际,境内的軍事防御在同步进行。

收集完所需的材料后,谢乔立即创建了五级城墙的建造任务。

睢陽的城墙,经过

谢乔这段时间的不断扩建,周长已经长达四十里。而完成如此规模的五级城墙升级,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不过这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在五级城墙建造的时间,谢乔多线程创建其他任务,包括箭楼、瞭望楼、瓮城等防御设施,以及睢阳城内其他所需的建筑。

除此,她还在系统之外,令那一批俘虏的管亥余部,沿着睢阳城,凿挖护城河。

城池城池,城和池自然缺一不可。

当然,护城河的周长要比现有的城墙更大,为睢阳的未来发展留足空间,毕竟城墙可以利用系统外扩,护城河却只能一次到位。

中平二年,一个平凡的清晨,谢乔【签到】不平凡地开出了[投石车Ⅰ型]图纸。

当了多年的非酋,她终于欧皇了一把!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