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8(1 / 2)
西理已除,可北晋依旧虎视眈眈,我只想让大周百姓早些恢复生气,若再起战事,才能少受疾苦。”
夏相沉默了良久,他没有立时应下谢宁的话,而是过了好几日才给谢宁答复。
他也是纠结的,似乎常年缩在史馆修书,削了他的锐气,直到听见谢宁这一番话,他才打开了窗缝,让一丝光亮透了进来。
改革,是需要勇气的。
随着乐声变换,众人皆将目光聚集到了后方,谢宁青丝如瀑,自后面缓步上前,华丽的紫色长裙拖尾拂过地上的花瓣,动作间优雅又带着率性。
谢宁转过身对众宾客行了一礼,然后又对着夏相行礼,这才在蒲团上坐下。
第854章 一梦华年386
待谢宁面朝西面在笄者席跪坐好,雪球就乖乖的趴在前面。
一旁的袁璨便上前一步,她是赞者,一般来说赞者是谢宁的好友或是姊妹,而谢宁却是请了袁璨,主要是因为袁璨比较具有代表性。
清梨作为有司站于西面的台阶下,见袁璨一动,便端着铜盆上前给她净手,视线随着袁璨的动作落在谢宁身上。
乌黑的发丝柔顺的披散在身后,清梨突然觉得眼中有些酸涩,这是她看着长大的姑娘,也是牵着她往前走的人。
从一个罪奴,到如今亦有人尊称她一声老师,这是年幼随着母亲颠沛流离从不曾奢望过的。
她是谢宁种下的一颗种子,而现在的她也跟随着谢宁的脚步种下一颗又一颗花种,总有一日,花开满春,春日不死,年年岁岁尽绽放。
每一朵花都是一颗明亮的星星,照亮每一粒微小的尘埃。
袁璨站在夏相身旁,只为谢宁梳了三下便停住了,因为谢宁是沐浴后过来的,头发已经打理过了,十分的柔顺。
将梳子放置南边,谢宁也在袁璨的提醒下转身面东而坐。
夏相在谢望之的陪同下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然后接过清梨奉上的罗帕和发笄,走到笄者面前。
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绵鸿,以介景福!”
言罢,跪坐下为谢宁梳头加笄,夏相看着眼前这个面容清雅秀丽的女郎,心中不无感叹,便是他远在西京,也时常听说谢宁的事迹,更别说他的外孙女也跟随谢宁,去考了女官外放到地方去了。
想起那个自小便极有主意,且聪慧好学的外孙女,夏相一时有些沉默。
女儿写信给他,怒斥了外孙女的不孝,作为一个倡导以孝治天下的人,夏相是不能够忍的。
如果他发话,那赵蕙兰绝对无法踏出家门一步,而是会从寻常女子一般议亲,嫁人生子,在后宅相夫教子,当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
但那时他也收到了谢宁的信,谢宁没有写其他,没有与他辩男女,只问他,君与民,忠与孝,该如何选择。
其中还有未曾说明的话,那就是国与君,又该如何选择。
而夏相选择约束女儿,选择自西京返回京城,便已隐隐做出了选择,在他的心里,国君是为一体,就像高楼,君是顶梁柱,若失了君,那国将崩塌。
可国与民又不可分,若无民,何来的国?是以民为基。
夏相忠君,但更重民,民是国之根基,国高于君,是以民重于君。
而夏相能有这样的想法,又和大周如今的局面脱不开关系,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臣地位崇高,皇权势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