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43(1 / 2)

加入书签

识......只是可惜他似乎没有出仕之意。”

“姓诸?”

“正是。”

谢望之回忆了好一会儿才道,“我倒是记得有一诸姓人家,在先帝登基没多久被流放岭南,此人是贺先生的好友,只不过那时贺先生自顾不暇,也就帮不上什么忙,后来两人就没了联系。”

他对此人有印象还是因为这人在山水画上的造诣颇高且极具特色,其画干笔淡墨,疏淡清逸。

贺先生的书房里就收藏了一幅这个人的画,不过按照年纪来算,若诸学易真是诸家人,怕是那位诸老先生的后辈。

“若他真是诸家人,为父倒是真的得请此人出仕,你觉得他不愿出仕,是因为还未拿捏住他心中的那个点。

之前你说诸学易在夷人部族里当先生?”

“是,不过他主要教的是斗山部族,其他的部族他只会偶尔去,或是他们将人送到斗山部族所在的寨堡去学习。”

当时谢宁还看过他们的小学堂,十分的简陋,但是那里的孩子都很珍惜,打扫的干干净净的,那上首属于教书先生的桌案上放着一个窄口的陶罐,上面的鲜花每日都会更新。

都是路边的野花,是孩子们听说诸学易喜欢花,所以给他准备的。

“他不愿出仕.....若是让他当学官呢?”谢望之面上带着笑,继续道,“泸州有府学,可另设一二班级收受夷人部族的子弟。”

第846章 一梦华年378

至于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个谢望之就不能保证了,毕竟就大周的科举制度来说,并没有规定夷人不可科举,但是那些西南蛮族的户籍不在朝廷,是不能科举的。

“父亲高见。”诸学易是汉人,他又在蛮族部落教学,心中定然有促进两族关系融洽发展的心思。

京城里倒是有收受其他外族子弟的先例,可那收的都是贵族子弟,地方上的官学可没有这个先例。

倒是可以就此上一份疏议。

二人一聊便不知时间,直到墨书提醒该用晚膳了才回过神来。

依旧是一大家子用饭,如今谢家老俩口是彻底的不在外面忙碌了,只待在院里开个小菜园打发时间,他们其实也想带曾孙子的,可又不好意思催。

谢祖父还暗地里找谢望之,让他使使力,把谢起俩口子分到一起工作,这样子他带曾孙子的希望就大了。

谢望之没有理会谢祖父的想法,谢起有自己的路要走,可须红英也有自己的路要走,血脉固然重要,但两个人的前程也重要。

须红英既然都嫁进了谢家,那就是谢家的一份子,若是以前,谢望之怕是会干预,但现在的他做不出让须红英为了血脉牺牲自己前程的事。

家里的女眷并不多,可他仅仅只是看家中几个女眷如今成就,心中也渐渐的明了。

他希望她们安全的待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可又不愿看到她们身上的光芒消逝在羽翼下的阴影里。

一个强势又坚毅的母亲给了谢望之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童年和心路成长历程,所以他才会被同样坚毅,同样明丽的陈晚娘吸引。

在成婚之后谢望之能明显感觉到对方的变化,陈晚娘温婉,像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他也喜欢这样的妻子,可心中总是有些闷闷的。

直到在泉州之时陈晚娘走出家门和霍氏开始做生意,然后一路走到京城,走到如今,她身上的光芒越发的璀璨夺目。

谢望之才知道缺了什么。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