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8(1 / 2)
不过他现在没空考校,只让下人们将行李搬到小院,然后便带着人就朝廊桥那儿走去。
行程赶,他并不想多做耽搁,而且谢祖父急着回老家,趁着还未入夜,说不定还能租到两艘乌篷船。
谢青山也赶忙收拾了行李与众人一块回村。
昨日收了信来说太婆不好了,所以父亲就带着祖父和祖母一块儿先回村了,只留了他和妻子在这里等三房的人。
他向来是个周到的人,因此早早的便定了船,所以不会寻不到船。
也幸好他定了三艘乌蓬船,若不然还坐不下。
谢宁跟着谢祖父和谢祖母以及谢云一起坐,旁边坐着的是谢青山的妻子王氏,鹅蛋脸,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月牙。
“祖父可要坐到棚下吹吹风?”也好放松放松。
乌篷船前面有四根柱子顶起来的棚子,后面是船舱,两边有小窗可以打开观景。
这么多天,其实谢祖父也已经缓过来,他娘年纪也不小了,八十七岁的年纪,就算是此时去了,也算是高寿,是喜丧了。
“祖父,这灯笼可真好看,您会编吗?”谢宁有意转移谢祖父的注意力。
谢祖父闻言也看向棚子底下挂着的竹编灯笼。
此刻天色微暗,船家便点上了灯笼,微风拂过,灯笼摇曳间,落下的斑驳光影也在交错变换,花纹时时不同,倒是精巧。
“自然会,等回去,祖父就给宝儿编好些个挂到你的小竹亭里去。”在上泉镇的院子里有一个小竹亭,小小一个,是给幼时谢宁夏日休憩用的。
虽然现在谢宁大了,但也还能睡,毕竟那时候谢起嫌弃热的时候就会跑到那儿去睡,四周有挂着细纱幔,并不惧蚊虫。
第726章 一梦华年258
“原来祖父还会竹编啊?那祖父会编小兔子吗?我还想要个小球......”
谢宁素来稳重,也不会跟别的孩子一样朝大人要这要那的,今日难得有那么孩子气的一面,谢祖父当然一一满足。
和谢宁聊起了木工和竹编,心中近乡情怯的哀伤也淡了不少,他素来喜欢做这些,以前家里的好些家具都是他自己打的。
谢望之第一个书架子就是他用竹子编的。
只不过后来生活好了不少,又一直忙着出摊子,所以就很少碰这些活儿,木工倒是偶尔会做一点,毕竟陈云诚那娃儿也喜欢,一老一小志趣相投。
听着外边的声音,坐在船舱里的谢祖母松了一口气,她自是不伤心的,但也看不得老伴心中伤痛,这一路来谢祖父吃的不多,整个人都清减了不少。
再加上他有些晕船,若不是有谢宁在,此刻谢祖父怕是躺着起不来了。
心中一松,谢祖母才有空打量眼前的侄孙媳妇,顺带问起了家中的近况。
王氏初时还有些拘谨,但谢祖母和谢云都是性情好的人,慢慢的她也放开了,“......祖母手艺好,几年前在镇上开了间卖酱菜的铺子,说起来这还是您和堂姑姑鼓励,祖母才有胆气开铺子呢。
那酱菜卖的好,爹又在镇上当账房,不久后家里攒了一笔钱,在镇上买了一个小院。”
其实是早就开始攒了的,只不过那几年挣的钱比较多,她爹是谢家二房的二儿子,也读了点书,算术不错,跟在账房先生后学算账,后来自己也当上了账房。
多的没有,养家还是可以的,供的谢青山上完族学后又去了县学,现在谢青山过了资格考试,今年秋就可以去考解试了。
“你祖母做的酱菜的确好,这些年你们家寄到京城里来的酱菜,都被家里的孩子抢着吃呢,宝儿就最喜欢那牛肉嫩笋的,说别家买的都没她二伯祖母做的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