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9(1 / 2)

加入书签

旁边的摊主听见了两人说的话,也没忍住唠嗑,“听说是远安县那边跑过来的流民,今春发大水,那边的堤坝决堤,远安及其周围几个县都被淹了。”

田地没了,房子也没了,生活不下去的人可不就带着一家老小往比较繁荣的城市来求活。

......

“不仅是远安县。”

谢望之夹了一个丸子给谢宁,脸上也带着一丝愁绪,“是晋江水涝,远安及其附近的县镇,都受到了波及。

府衙会安置妥当的,我们不必担心,晚娘若实在看不过去,与嫂子一起拿些米粮去城外施粥便是。”

这种情况,城里的官宦富户大多会开设粥棚,一是为了祈福,二是为了宣扬自家的善名。

这些事,霍氏从来没有落下过,所以陈家酒楼的名声一直很好。

陈氏点了点头,她自是想去的,上泉镇也遭过水灾,所以她懂得灾民的艰难,便更想伸手帮扶一把。

“阿娘,我也去。”谢宁想去看看外边到底怎么样。

陈氏沉下了脸,“宝儿,这种事你别去凑热闹,若是出个什么意外,你叫爹娘的心如何自处,小心叫那拍花子拍去。”

桌上一静,陈氏凶完人后又有些尴尬,毕竟是个孩子,不懂,她耐心些便是了。

谢起轻咳了一声,打破凝滞的气氛,“阿娘,府学准备了活动,我们这些学子要去县衙帮忙登记和分发赈灾物品,到时候有衙役维持秩序的,应当,应当......挺安全的。”

这是为谢宁说情,到时候他们都去,就留谢宁一个人在家,多孤独!

“让她去吧,这次施粥都是在城外进行,还有官兵维持秩序,不会如以往那般乱。”

谢望之摸了摸谢宁的脑袋,这孩子聪慧又早熟,叫她多看看也好。

陈氏有些无奈,但最后还是同意了。

“那宝儿可不许乱跑,要紧紧跟着阿娘和舅母。”

第510章 一梦华年42

晚上的时候谢宁抱着陈氏小声说对不起,她的确有点没考虑到她们作为爹娘的心情,但她又确实不是为了凑热闹而去的。

这或许是个好机会,但需要借她人之手。

“阿娘知道。”

“阿娘,我有一些穿不下的衣服,可以给那些衣服破了的孩子穿吗?”

“自然可以,待明日阿娘给你收拾出来。”小孩子长的快,谢宁已经有好多穿不下的衣服了,还有谢起的。

陈氏见谢宁睡了,回到东套间的时候心情有些复杂,便和谢望之说了谢宁今日说过的话,“你教她《论语》了?”

“未曾,但是这话我在教起儿伯夷、叔齐之事的时候说过,没想到被这孩子学了去,而且她竟然能够理解并且运用,很难得,宝儿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聪慧。”

然后谢宁第二天起来发现自己的课业竟然变重了,而且谢望之在讲课的时候很明显把内容讲的更深了。

除了上课之外,谢宁练字的内容也从一个个的单字变成了连篇的诗文。

练字是不能断的,家里便是陈氏,每日也会抄写几句诗文,而谢望之和谢起练的就更多了。

这练字若是一断,就会感觉手感生疏了一点,慢慢的人就会升起惫懒之心,从找借口少练,到最后不练,以至无所成。

字如此,事亦如此。

日透微风暖,风揉嫩日佳。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