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6(1 / 2)

加入书签

物,如荀俭等人都只是静静地看着场上的局势变化,并未立刻表态,似乎在观察,在权衡。

持信人被谢乔一番抢白,堵得面皮涨红,讷讷退下,可这并未让风波平息,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浪涛。

先前那呵斥年轻人的陈氏子弟身侧,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缓缓站起。

此人乃颍川宿儒,颇有名望。

他轻咳一声,厅堂内安静了些许。

老者先是对着上首的荀俭等人微一颔首,而后转向谢乔,声调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谢府君方才之辩,可谓伶俐。老朽听闻府君曾作《梁园赋》,文采斐然,传颂一时。只是此赋与府君平日行事风格大相径庭。坊间早有传言,此赋实乃他人代笔,谢府君不过沽名钓誉耳。”

此言一出,比方才的密信更让一些人骚动。

对于士人而言,才学名声,有时甚至重于德行。

若连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假的,那这个人的一切都值得怀疑。

“老朽自是不信,然人言可畏,三人成虎。”

老者顿了顿,干枯的手指指向厅中悬挂的笔墨:“今日雅集,名士云集。谢府君不若以此间景致,或以时局为题,当场赋诗一首?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见识谢府君真才实学,谣言不攻自破矣。”

这要求看似给了谢乔一个自辩的机会,实则歹毒无比。

仓促之间,众目睽睽之下,要作出能匹配《梁园赋》水准的作品,何其艰难?稍有逊色,便坐实了代笔之名。

当然,谢乔可以用新版本的广告,获得一个小时的[中华诗词歌赋素养],才思如泉涌,再作惊世之名篇。

就算不用广告,她也可以随口文抄公,作为文科生,随随便便背点后世的李白苏轼轻轻松松,如果觉得后世的文风与现在不符,太过跳脱,当世的三曹加建安七子,她也偶有涉猎,足够应付。

但她都不想用,也不想自证。

她凭什么要向这些人自证?

“对!当场作赋!”

“谢府君若不敢,便是心虚!”

“女子干政已是牝鸡司晨,若再无真才实学,岂非贻笑大方?”

“听闻谢府君以貌取人,在下幸赖父母,略生俊俏丰神,不知可入府君法眼,随侍左右?”

“敢问谢府君闺中宽敞否?能容几人?”

附和之声四起,污言秽语也开始夹杂其中,越来越不堪入耳。

矛头再次精准地对准了谢乔。

毛玠气得浑身发抖,正欲再次起身辩驳,却被谢乔一个极其细微的动作制止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面对这等同于扒光衣服验明正身的羞辱性要求,以及周遭越来越放肆的詈骂,谢乔非但没有动怒,甚至连姿态都未曾改变分毫。

她依旧端坐席上,连指尖都没有一丝颤动。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