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 / 2)
性。
现在她总共有四块地皮了,埋在[初级神奇土壤]里的作物种子都在狂野生长着。
由于神奇土壤的特性,即使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大西北,农作物也能轻轻松松一年多季。现在粮食确实捉襟见肘,但放眼未来,至多一年必定富足的,余粮可以拿到其他州郡去卖,以此增加财政收入。
等渡过了艰难的前期,她背包里的神奇土壤再富裕一些,她还打算在戈壁滩大规模植树造林,改善环境。贫瘠的戈壁滩变为神奇土壤,生长在这些土壤上的树木将获得增益效果,快速生长,枝繁叶茂,树连成林,就能抵御沙漠的沙暴,凉州变绿洲。
天色渐渐亮起来,谢乔在东南方向望见了戈壁滩的日出景象,朝霞绚烂,美得像一幅画。
吃过刘婶她们烙的饼后,除开没有任何攻击能力的老弱病残,其余人都来到了房舍中间的空地上,将昨天夜里临时布置的战术再巩固一遍。
首先他们将全部埋伏在土墙后,拿好武器,做好战斗准备。
等马匪从城池的南侧冲上来,因为冲锋的惯性,不可能及时勒马,大概率都将掉入陷阱中。如果有在坑前停住的马匪,谢乔会用连弩先解决掉,确保大家在攻击马匪时始终保持居高临下的优势。
随后,谢乔安排的投火队将引燃柴火,丢入坑中,马见到火必惊,马蹄将在窄窄的坑下疯狂地碾压践踏,马匪的惨状可想而知。
他们大部分人都是拿农具代替武器,尽可能挑选长手的。而那把几十斤的大刀,谢乔把它拿给村民中间体格最壮的石牛,他的最壮只是相当而言的,没有足够的营养是不可能练出大块头的肌肉的,他挥起大刀当然也吃力,但不是和马匪平地对砍,居高临下挥砍完全没问题。
谢乔还有一个关键任务,就是巡视着整条战线,使用连弩,射击试图从坑道下爬上来的马匪。
时间一点点地流逝,系统没有给马匪袭击的确定的时间,今天的任何时段都有可能,所以他们不能丝毫放松警惕。
为了尽早地发现敌情,谢乔艰难地爬上约十米高的雅丹,瞭望远方,密切监视着周围情况。
雅丹顶部没有遮挡,风沙肆掠,衣服被风刮得猎猎作响,谢乔需要眯着眼睛才不会被风沙迷住。
西南侧的焉皿山一带仍然没有动静,她转身望向东北方向,肉眼所见,天空昏黄,整片区域几乎都是广袤的戈壁滩,雅丹星星点点地点缀其间。
更远的地方还能望见骆驼商队,谢乔之前跟刘婶他们打听过,这里离著名的阳关不远了,出了阳关就是西域。
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后,大汉王朝与西域诸邦通商不断,只是近年来战祸频繁,丝路衰退。
这片聚落就曾是戈壁滩上的中转站,为往来的商贾提供住宿和水源,还曾一度兴起过热闹的集市,不过那是很久远之前的事情了。
谢乔目光的四面八方扫视,眼睛突然一亮。
几公里外,大约有二十来骑,从焉皿山方向正朝着城池杀奔而来。
奔驰在马队最前面的郭松奋力扬鞭,烈马如飞。
他原是的韩约账下的百夫长,征伐于凉州金城郡一带。前两年,奈何战事失利,损失甚重。若他们返回账前,军令如山,必是死罪枭首震慑军威。反正是死,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带着剩余的兄弟一路北上,落草为寇。
逃到焉皿山一带时,他们终于找到了充沛的水源充沛,焉皿山以西还有一片天然的牧场,牛羊成群。于是便在山中伐木搭建山寨,定居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