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四章 江南反扑(2 / 2)

加入书签

「呵,我一眉州人士,还能如何筹谋?」

「贞甫兄,可上疏自辩,或请陛下下旨廷辩会勘。」

「拙生,上疏自辩必当而行,只是这廷辩会勘……」姜白石苦笑摇头,「如今是你们河东和江南合谋于我,廷辩某是以一当十。」

「那可否联络相熟总兵陈说?」

「秦烈面圣,当是第一枪。他定责怪我多事,调他回京。镇北侯不见得会帮我。若英国公府还在,李威最是公正,尚有转圜馀地。」

「某与永昌伯卫定方同行开封,此人行事还算端方。」

「永昌伯兴许能一助,只是他自己不会出面,而消息从京中传至蓟辽,再传回来,恐迁延不及。」

沈佑臣沉吟很久,道:「那便只能去找邓修翼了。」

「拙生,我已得罪于他。」姜白石只觉苦涩,那日关于陈保监军事,他向邓修翼发难,事后实后悔。

「贞甫兄,」沈佑臣定了定神道:「我与允中相知久矣,其常去司礼监内书堂授课,常见邓修翼。允中告知,此人恐非寻常内监,不若一试。」允中,就是裴衡。

姜白石看着沈佑臣,想到邓修翼为了北狄战事,能说服皇帝拨出腾骧卫四万兵马去宣化。那日他当面发难陈保监军事,邓修翼亦一声不吭。后来自己支持开马市,圣旨下时亦同意开了马市。更为重要的是,和北狄和谈时候,北狄要求将归顺王,改为和顺王,姜白石没有办法只能去找朱原吉相助。后来竟然也得到了圣旨同意,若说没有邓修翼相助,他也不信。

于是姜白石便点了点头,道:「姑且一试。」

沈佑臣见他点头,也松了一口气。因为开封事,沈佑臣对邓修翼很有好感。「白石案」后,沈佑臣和张肃有过一次深谈,张肃直呼若无邓修翼,太子危矣。而锺怀民死后,沈佑臣去锺家吊唁,锺彝告知了邓修翼曾领命到锺家,暗暗传了消息,让锺怀民主动辞职,才有皇帝给了嘉奖和谥号。

沈佑臣便觉得邓修翼这个人和之前的司礼监掌印皆有不同。他这次来姜白石处,便知道无论河东还是江南都准备弃了姜白石,可能只有邓修翼还能保住姜白石。只是若要邓修翼出手相救,还需姜白石亲自去谈。

十一月廿三日巳时,文书房江瀛给邓修翼递交了姜白石的《请见掌印太监奏本》,「掌家,兵部尚书姜白石求见。」

「噢,为何事?」邓修翼问,打开了这个奏本。奏本上写的是关于九边调动中延绥副总兵任命文书籍贯记载有误,需与掌印太监当面核对档案。

「应该是军户事。」江瀛在邓修翼身边附耳道。随后退开,大声说:「应是兵部任命文书籍贯记载有误事。」

邓修翼点了点头,拿着这个奏本和欧阳冰敬的弹劾摺子及其他几个摺子一起到了御前。

「陛下,兵部尚书奏请核对延绥副总兵文书籍贯事,需奴婢前往外署值房核对,请陛下恩准。」

绍绪帝看了一眼邓修翼,将内阁票拟的兵部给事中欧阳冰敬弹劾兵部尚书姜白石军户勾补失察折给了他,道:「议完再走。」

邓修翼知道,这是皇帝怀疑自己,逼自己表态,于是他道:「回陛下,奴婢以为,当准内阁议。」他回的十分乾脆,一点都没有犹豫。

绍绪帝笑道:「你便写上吧。」邓修翼知道这是皇帝要留下自己表态的证据,毕竟他批红多年,内阁都认识他的字。

邓修翼跪在御案下,稳稳地用朱笔做了批红,然后恭敬地递给了皇帝。绍绪帝看完,对他说:「去见姜白石吧。」

邓修翼到了午门内会极门附近的司礼监外署值房,便看见了背手而立的姜白石。姜白石听到动静,转身而来,向着邓修翼拱手:「邓掌印!」

「姜尚书。」

姜白石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文书,向邓修翼指呈延绥副总兵籍贯错处,两人便如寻常公务往来一般。

待事办完,姜白石对邓修翼道:「请掌印指点,姜某该如何。」

邓修翼知道他说不是这个籍贯事,而是指军户勾补事,便道:「当上疏自辩。」

「不知……」,姜白石右手食指指着天,「何意?」

「批红已下。」

姜白石一下面如死灰,那便是皇帝同意彻查,那两党御史都会尽力去找自己的错漏,「求掌印相救。」他压低声音道。

邓修翼对着深宫方向拱手,道:「最忌结党。」

姜白石转着眼珠,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邓修翼,只见邓修翼微微一笑,又道:「孤臣难得。」

姜白石一下子眼睛睁大了,「这……」

「这未尝不是好事!」邓修翼又补了一句。然后向着姜白石拱手,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麽,径直走了。

留下姜白石一人,仍在值房回味。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