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蔓延到军队的影响(1 / 2)
第149章 蔓延到军队的影响
当然。
恩尼对于这篇《回家》最重要的修改,是在于故事的结局。
平·克劳斯贝原定的结局是,吉米在安妮和朋友的鼓励下终于做好了重新登上舞台的准备,终于在小镇酒馆中成功演唱了战前他的那几首成名曲,并在演出结束后,与安妮和朋友一起在酒馆中喝酒,醉意之中与心爱的女孩安妮拥吻,一切都十分圆满。
但在恩尼看来,这段结局实在是太缺乏剧情张力了。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所说—幸福的人千篇一律,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对于任何小说来说,圆满的结局可能会让读者一时感到心情愉悦,但剧情冲击力却永远也无法做到让人读罢历久弥新。
所以,恩尼彻底否决了这个结局,在末尾空白的地方重新写道:「吉米在小镇酒馆的演出成功了,但却并没有恢复成战前那个自信丶开朗的歌手,心中依旧带着无法治愈的伤痛。他走下舞台,与心爱的女孩安妮和那些朋友们喝酒,眉头始终纠结着一团愁苦丶悲伤。安妮为吉米的演出成功感到开心,想要与吉米拥吻,却被吉米推开,吉米很喜欢这个开朗的女孩,心中却始终有着无法言说的痛苦,他只是默默牵住了安妮的手————」
恩尼将布满墨迹的修改稿递还给平·克劳斯贝。
平·克劳斯贝点了点头,叼着点燃的菸斗,认真阅读起来。
随着对修改意见的阅读,平·克劳斯贝苦于思索小说而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内心对于自己笔下故事的所有难题,都在恩尼那并不整齐的笔迹中得到了解答,内心渐渐通明。
尤其是在平·克劳斯贝阅读到结局的时候,忍不住拍大腿叫绝:「里瑟先生,这个结局真是比我原定的结局不知道要好多少倍,简直是整篇小说的点睛之笔啊,就算是结局后,也依然带着经久不衰的情绪与回味,就像是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一首哀伤的爵士乐曲。
真是太厉害了,你到底是怎麽想出这种结局的?」
平·克劳斯贝说着,叹了声气,似乎是在自己与恩尼的天赋差距上感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正如他所说,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其实在底层逻辑上都是相通的。
所以,虽然恩尼对这篇《回家》的结尾改动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很简单的改动。
但平·克劳斯贝却是清晰的知道,恩尼这个结局中所包含的巧思与灵感,究竟是多麽难得,完全是努力所无法填补的。
不过,恩尼却只是笑笑:「其实,所有的小说创作都是要基于现实逻辑的,因为没有比现实」这部着作更宏伟的小说。
我在创作《最后的老兵》过程中,见过了太多承受苦难的人,但所有人都在继续生活着,无论是开心丶悲伤丶麻木,就这麽生活着————所以,我只是以现实的逻辑,对这篇《回家》的结局进行了修改。」
恩尼顿了下,让平·克劳斯贝将稿件再给他一下,用钢笔在空白处写下了一句话—一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这句话来自于加缪的《鼠疫》,一直以来恩尼都很喜欢这句话,认为这句话概括了生活所有的真相,便将这句话也赠送给了对小说创作还处于迷蒙状态的平·克劳斯贝。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平·克劳斯贝低声重复着,精神世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有种信徒得见大道的震撼与喜悦。
过了片刻,他认真地看着恩尼:「里瑟先生,你这句话不仅教会了我该如何去写一个好的故事,更是教会了我该如何面对人生啊。」
一旁,一直在旁听的米特尔·西蒙也很喜欢这句话,不由对恩尼说道:「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不如————你就用这句话为立意,再写一首新歌给我吧!」
「————」恩尼。
三人在彩虹厅享用午餐的时候。
满载着各类杂志丶小说丶百科丶漫画的运输车辆亦或是运输机,正在全速前往位于美国国内的军营,以及那些位于菲律宾丶夏威夷丶格陵兰和西海岸的军事基地。
虽然这个时间点美国还没加入战争,但为了遏制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进一步扩张,美国早在今年5月的时候,就将太平洋舰队从西海岸移泊到了珍珠港,此后,珍珠港就成为了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
而在海外其馀国家,美军也有一定的军事部署,只不过相较于夏威夷,战备程度都比较低,例如巴拿马和菲律宾的战备状态,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前,都只有10%~25%左右。
而像格陵兰岛这种位于北极的偏远地方就更别说了,纵然纳翠德国已经在今年4月的时候占领了丹麦本土,让格陵兰岛面临被入侵的危险,但美军在格陵兰岛上的战备程度也相当低,甚至最初美国只派遣了15名自愿退伍的海岸警卫队队员,来确保岛屿上具有战略意义的冰晶石的供应(出于外交考虑,所以让队员自愿退伍)。
而在目前战争尚未牵扯到美国的时候,缠绕着这些海外驻军,以及国内那些军事基地的士兵们最严重的情绪,就是无聊和孤独。
在这个信息通讯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图书,就成了这些士兵们为数不多的精神娱乐。
咸腥的海风吹拂着整个珍珠港,吹弯了山麓上的草丛,戴着草帽的岛民们习以为常的远眺着地面铁色的军事堡垒,港口内一艘艘战列舰如同灰色的山峦般静静锚泊在海面上,一切都显得风平浪静。
此时是海军的午后活动时间,有的士兵正在活动室中打桌球丶有的士兵正伏案撰写家书丶有的士兵在图书室中阅读着看过不知多少遍已经卷边的书籍丶有的士兵则是在水兵舱的上下铺中打盹休憩————一切都显得相当宁静。
轰隆隆—轰隆隆——!
就在这时,一阵如同雷电轰鸣般的破空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这划破云层的轰鸣声,瞬间惊动了所有正在舰艇上进行活动丶睡觉的水兵们,以及那些正在地面的俱乐部或是哪个女人家中寻欢作乐的水兵。
他们作为军人,实在太熟悉这个声音了一划破云层的正是有「空中火车」之称的C—47运输机!
C—47运输机作为二战中最着名的全金属结构军用运输机,是在30年代由美国道格拉斯公司所研制而出,非常坚固丶耐用,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都还在使用这架运输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2年美国与东方签署了《租借法案》后,美国就开始向东方政府提供C—47及其改型C—53了,在后来东方一缅甸一印度的「驼峰」航线上,C—47也是绝对的主力机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