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为求阵道寻三霄,再借神煞悟玄机(2 / 2)
然眼前之人,是于巫族存亡之际力挽狂澜的武祖,更是庇护巫族最后血脉于人族得以延续的恩人。
此等大恩,早已让他们视武祖为自己人。
二人相视一眼,再无半分迟疑。
只见玄冥祖巫自怀中取出一卷铭刻着古老巫文的兽皮卷轴,郑重地交至武祖元手中。
「此乃我巫族都天神煞大阵之阵图,武祖但观无妨。」
武祖元郑重接过,再次向二位祖巫深深一揖:「多谢二位道友成全!」
得了阵图,武祖元不再停留,身形一晃,便已重返人族祖地。
而那份承载着巫族至高传承的阵图,亦在瞬息之间,跨越无尽时空,传递到了东海海眼深处的马元本尊手中。
至此,万事俱备。
马元再无犹豫,于海眼禁地之中,再度陷入了最深层次的闭关。
他开始全力参悟三霄的阵法玉简与十二都天神煞大阵。
欲于这二者之间,寻得那触类旁通的灵犀一闪,从而开创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无上大阵。
海眼之中无岁月,不知几度春秋寒暑。
约莫又是两个元会的时光,于这死寂的黑暗中悄然流逝。
这一日,于那方本源净土之中,静坐了无尽岁月的马元,终是缓缓睁开了双眼。
其双眸之中,仿佛有亿万座大阵生灭轮转,衍化无穷,玄奥到了极致。
历经两个元会的潜心参悟,他已将三霄仙子所赠的阵法玉简洞悉了七八分,尽数融于心田。
想昔日琼华宫中论道,三霄仙子于阵法一道虽已颇具造诣。
却终究受限于修为,见解尚有几分青涩。
如今不知多少万载逝去,三位仙子修为早已今非昔比,对上清阵法大道的领悟,亦远非昔日可比。
其玉简中所阐述的诸多阵法理念,已隐隐可见日后那九曲黄河大阵的雏形。
不再是单纯地引动天地之力,更添了几分扭曲因果丶蒙蔽天机丶削人道行的无上玄妙。
因而此番参悟,马元可谓获益匪浅。
除此之外,他亦耗费了无量心神,反覆揣摩那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阵》。
希望能于这座洪荒第一杀阵之中,攫取那一丝足以构筑三十六诸天大阵的灵机。
如此触类旁通,博采众长之下。
他终于在识海之内,初步完成了三十六诸天大阵的阵图推演。
然,也仅止于此。
阵图虽具雏形,却依旧晦涩难明,诸多关键节点,更是难以圆融贯通。
任他如何冥思苦想,亦是寸步难行。
仿佛陷入了山穷水尽之境,始终寻不到那柳暗花明的一线生机。
马元心中了然,自己已再度遭遇瓶颈。
若再这般闭门造车,恐怕再过十个元会,也难有寸进。
然则,恰于此时,洪荒大势风云再起,发生了惊天动地之变。
这一日,昆仑山之上,三清圣人终因道统之争,宣告分家。
上清通天圣人,亲率门下弟子,径直离开了昆仑山玉虚宫。
于万丈祥云丶千条瑞彩的簇拥之下,浩浩荡荡,降临东海。
最终,于一座仙气氤氲丶瑞兽奔腾的巍峨仙岛之上,落下了道场。
此岛,名曰金鳌。
上清圣人于金鳌岛碧游宫中,正式开立截教道统。
圣人道场落户东海,此乃足以震动整个洪荒的无上盛事。
一时间,四海八荒,无数散修大能丶山精野怪,尽皆朝着东海金鳌岛的方向蜂拥而来。
欲拜入圣人门下,求那一线生机大道。
而上清圣人,更于碧游宫前亲口宣告,将于一元会之后,于金鳌岛上举办一场万仙大会。
届时,他将亲身开讲圣人大道。
其所讲之道,乃是那「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的一线生机至理O
更是言明,有教无类。
凡有向道之心者,无论跟脚出身,无论披毛戴角,无论湿生卵化,皆可于一元会之后,前来金鳌岛听讲无上妙法。
此讯一出,整个洪荒世界为之彻底沸腾。
身处海眼禁地中的马元,得此消息,亦是心潮澎湃。
他如今正困于阵法之道的瓶颈,难以逾越。
放眼整个洪荒世界,若论谁的阵法造诣登峰造极,自是莫过于这位上清通天圣人。
三清圣人皆为盘古元神所化,各有所长。
太清圣人善于炼丹,一炉九转金丹,可令凡人立地飞升。
玉清圣人精于炼器,门下所出法宝,皆为洪荒顶尖之作。
而这位上清圣人,则尤善阵法之道。
日后封神量劫中,那震动洪荒的诛仙剑阵丶万仙大阵丶九曲黄河阵丶十绝阵————诸多威能盖世丶杀伐无双的无上大阵,尽出其上清一脉。
因此,若是能够亲赴金鳌岛,聆听上清圣人阐述阵法大道。
对于此刻正苦于瓶颈的马元而言,其助益之大,不言而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