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指向性线索出现,审讯张震华(1 / 2)
第164章 指向性线索出现,审讯张震华
上午八点。
张震华家。
青昌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大队是全市最专业的法医痕检队伍,在当前监控网络尚未完善丶传统刑侦手段仍占主流的年代,办案人员对物证的极致挖掘便显得尤为重要。
市局的法医,能通过腐烂的创口形态精准重建作案瞬间的发力角度,能用硅藻检验让沉尸的江河开口说话,市局的痕检,能利用不到一毫米的刮擦痕迹反推凶器的锻造工艺,能从不足半枚的残缺脚印里解读嫌疑人的步行姿态。
在刑事技术上,市局要显着强于各分局,并引领着全市刑侦技术的发展方向。
比如高秉阳之前和韩凌提到的微量物证比对体系,青昌市局这方面的检验技术在全国范围内都能排得上号。
一根衣物纤维的染料批次,点点灰尘的矿物成分等等,都能成为串联案件的隐形线索。
这种让物证开口说话的硬核能力,已然让刑事技术大队成为青昌刑侦领域的尖刀队伍。
此刻,这把尖刀已经来到了张震华的家,同时来的还有刑侦支队一大队的四名优秀民警。
两个分局,都没有参与此次调查行动。
「例行调查,您丈夫牵扯到一起命案之中,请配合。」
刑事技术大队的队长段京明亲自到了,在和张震华的妻子说明情况后,出示搜查令,马上命令下属搜查房间的每个角落。
此刻的他,正站在门口的鞋柜旁。
「请问家里的储藏室在哪?」有痕检人员询问。
「在————在负一楼,门口写着302的牌子。」张震华妻子有点发蒙,下意识回答。
命案两个字,让她的思维处在半混乱状态。
「麻烦提供下钥匙。」
「好————好的。」
警员散开,张震华妻子就站在客厅,茫然无措的看着警察井然有序的对家里进行【扫荡】。
孩子已经上学去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
专案组考虑到了中学上学的时间,踩点过来的,以免给高中生心里留下不好的记忆。
「您好,谁死了啊?」反应过来的女人这才想起询问。
有警员回答:「不方便讲,打扰了,您可以先坐着休息,不会耽误太长时间的。」
入户玄关,段京明用戴手套的手拿来一双鞋,问道:「这是张震华昨晚穿的鞋吗?」
女人看了一眼,点头:「对。」
段京明:「确定吗?」
女人:「确定,他回来的时候我刚好上厕所,看到他换鞋了,他就那三双鞋。」
段京明:「另一双在家里的是黑色旅游鞋?」
女人:「对。」
段京明回头:「把另一双鞋也带回去!」
警员:「是!」
两双鞋装进了证物袋,而后就是张震华的衣服。
「昨晚张震华回来的时候,衣服还是走时候那身衣服?」段京明继续询问。
女人有问必答不敢隐瞒:「是的。」
段京明:「哪一件?穿走了吗?」
「稍等。」女人去了卧室,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外套,「没穿走,在这呢。」
看来昨晚张震华被带走的时候,把衣服和鞋都换了,可能是巧合,可能潜意识没敢穿。
段京明接过打量,肉眼暂时没发现血迹。
昨晚,古安分局的韩凌和童峰上门的时候,不知确定过没有。
韩凌并没有去确定,因为如果张震华身上有血迹的话,不可能逃过设卡民警的盘查,至少肉眼上看不到。
他只需带走张震华即可,当时张震华的嫌疑还没有那麽大,后续的工作自有专案指挥中心安排,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团队。
另一方面,虽说心脏是高压泵血器官,刀捅进心脏后鲜血很有可能呈喷射状态,尤其是心室被刺破时,血液伴随心脏搏动高压喷射,最长可达几十厘米。
但此案凶手使用的凶器是刀刃纤薄的西厨主刀,刀刃纤薄是为了保证切丝切片的精细操作,这种刀刺入心脏后,心肌肌肉会发生强烈的条件反射性收缩,紧紧裹住刀身。
哪怕刀被拔出了,收缩的创口也可能产生暂时闭合,就好像一扇门自动关闭,这种情况血液就不会喷溅,而是涌出缓慢流淌。
从尸检报告看,三名受害者的死亡现场都是这种情况。
但该查还是要查,万一有细微血迹沾染,放弃调查便是专案组的重大失误。
书房有多个抽屉上锁,找了半天没发现钥匙,侦查员去问张震华妻子,对方说不知道,于是他们选择了直接破锁。
抽屉很乱,杂物居多,当侦查员拉开最后一个抽屉,相册和同学录映入眼帘。
打开同学录,里面是初中和高中时期的,透露着年代气息,非常久远了。
侦查员一页一页的迅速翻看,而后拿起相册。
相册大部分也是初中和高中时期的,最后来自婚后,有妻子和孩子的照片。
将相册放回去,侦查员继续往下翻,最终拿出一个信封。
打开信封将里面的东西抽出来,侦查员的自光当即一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