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一系列推测(2 / 2)
很诚恳的说辞,但方舟同样没有受到影响。
懂道理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
都知道杀人偿命,为什麽每年还有那麽多命案?
都知道毒品害人不浅国家严禁,抓到就是死,为什麽还有那麽多毒贩?
两码事。
当前从任艺的态度看,专案组已经加深了对她的怀疑,接下来针对她的深入调查肯定不可能停。
一个小时后审讯无果,任艺被带到留置室,专案组召开会议。
方舟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女孩很冷静,冷静到不像一个学生,估计和父亲生病妈妈去世有关,成熟,心理素质强。
个人意见,她对杜俊才的死绝对知情,不排除共犯的可能。」
季伯伟看向韩凌和童峰:「你们两负责调查的任艺,有什麽看法?」
韩凌说道:「同意舟哥的意见,怀疑这是一起合作杀人,参考东方快车谋杀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小说,案件涉及十二人的复杂证词,探讨了法律正义与人性私刑的伦理困境。
当然,作案动机区别很大,文学作品中的受害者直接参与了犯罪,给嫌疑人带来极大痛苦,而杜俊才没有那麽严重。
众人微微点头,显然都知道这部文学作品。
季伯伟:「继续。」
韩凌:「假设合作杀人,通过审问的方式很难得到结果,杀人可不是小事,合作者之间的契约关系需要非常牢固才行,轻易不可能松口。」
季伯伟回身,在白板上写下了三个人的名字。
潘霞。
吕展鹏。
任艺。
其中吕展鹏和任艺有着充足的不在场证明,潘霞有着动手嫌疑。
停顿少许后,季伯伟又在三个名字后面,加上一个问号并画了个圈,代表怀疑第四个人的存在。
平安花园西北角小门监控被破坏,以及吕展鹏同意母亲协助杀人的不合理性,都指向了这一点。
「明天去调任艺的通话记录。」季伯伟说道,「再加一个探组,在青昌大学的配合下,深入调查任艺所在的实验室,寻找是否有氰化物丢失的痕迹。「
大学实验室对氰化物的管控极为严格,如果任艺利用学生身份的便利偷取,就算没有证据,也大概率能查到蛛丝马迹。
分配完一个任务,季伯伟再次看向白板上的名字,说道:「如果是合作,你们觉得这几个人各自扮演什麽角色?「
「风险均摊是肯定的。」说话的是胡立辉,「至少保证了吕展鹏和任艺具备充足的不在场证明。」
韩凌盯着潘霞的名字看了一会,此时说道:「潘霞应该是变数,临时加进来的。」
季伯伟点头:「嗯,我也这麽想,假设真有第四个人存在,那麽这起合作杀人案件,嫌疑人原本应该只有三个。
任艺,吕展鹏,和凶手。
杜俊才被杀,吕展鹏是第一嫌疑人,警方大部分视线都会放在他身上。
任艺负责提供氰化物。
第三个人负责实施。
如此,每个人的作用就很明显了。」
韩凌:「吕展鹏提供杜俊才的生活习惯和家门钥匙,任艺提供作案工具,第三个人动手,就在这个时候潘霞突然得知儿子要杀人,变数就来了。
预备杀人是真的,笔记也是真的,但那份笔记也许只是初稿,或者说来自吕展鹏最早的幻想。
真正的杀人计划,从潘霞带着儿子来自首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自首,也在杀人计划之内,潘霞可能是为了让儿子彻底洗脱作案嫌疑,忽略了隐藏责任,自首的意义并不大。」
话音落下,众人稍作思索,方舟开口:「总体过程听起来没问题,可是一个母亲在得知儿子要杀人后,不阻止反而加入,是不是违反常理?「
胡立辉:「只能说,她已经改变不了儿子的想法了,单独作案还好,合作杀人中途要退出,没那麽容易吧?
计划已经定了,就算吕展鹏放弃,任艺坚持动手该怎麽办?吕展鹏是阻止还是不阻止?从他的性格以及对任艺的情感状态来看,大概率不会阻止。
不阻止,最终还是涉嫌共犯,提供受害者的生活习惯包括家门钥匙,这都是杀人计划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韩凌刚才说的没错,自首的意义确实不大。
这对母子到底是怎麽交流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当前一系列讨论依然处于推测阶段,专案组还需要继续侦查。
ps:抱歉晚上出了点状况,更,目前欠三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