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国产雷射雷达的瓶颈(1 / 2)
第183章 国产雷射雷达的瓶颈
其实今天刚一落地,许易就陪同他视察了星辰S7的实车和生产线。
后续又聊了一些对自动驾驶层面的看法,以及下一代新车落地的信息。
所以许易画的「饼」,令吴新宙很心动!
星辰下一款车若是能打通三十万以上的价位,哪怕达到年销八万台。
必将成为华夏这边验证高端智驾的标杆。
「欢迎加入星辰科技,这个决定不会令你后悔!」
许易当即露出更灿烂的笑容。
双方站起来正式握了握手。
按照原定计划,算是把自动驾驶部门副总裁这个团队负责人的位置给确认下来。
星辰汽车的最后一块短板得到了补足。
「智驾方案上我们的打算选择英伟达DrivePX2平台作为主力,而这下代车的目标,是跑通高速全路段的领航功能,实现高速公路场景的智驾自由。「
刚坐下来,许易就迫不及待的说道。
现在的智驾行业,放眼全世界可选的方案也就那麽几家。
除了以色咧的「Mobieye方案」,就剩英伟达方案与德州仪器可选。
德州仪器的TDA2晶片,算力才3tops,仅能支持L2的基础功能。
按照行业标准,1tops代表每秒可完成1万亿次运算。
看起来好像很多?
实际上要实现真正的智驾功能,晶片算力绝对是核心因素之一,后期可都是1000tops
的往上砸。
当然。
目前的行业水平。
能有个几十TOPS算力都很顶尖了!
「许总,没想到你的想法和我刚好吻合,Mobileye的配套虽好,但综合而言,英伟达DrivePX2的上限更高,更适合咱们自己做算法。
吴新宙眼前一亮。
当下的行业环境,MobiIeye这家公司算得上L2级龙头。
虽然英伟达这边晶片算力是EyeQ4的3倍,可却无法提供配套的感知算法深度协同。
「俟—我只是不想和以咧公司做意。」
许易摆摆手。
Mobileye这家公司,只能说懂的都懂。
别看现在是L2级智驾供应商的顶流,后面拉得有多快是有历史见证的。
这种以色咧供应商,用钱砸都不行,还得求着人家释放软硬体,无论是对采购方和研发工程师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后期但凡是接触过MobiIeye这家公司的,都学会了绕着走。
特斯拉第一代hw1.0智驾采用了MobiIeye,去年hw2.0直接就改成老黄的晶片了。
不过国内的企业,为了追求快速入门和将方案落地的。
像一代蔚来以及一代小鹏,选择的就是EyeQ4+采埃孚S-Cam4.0。
偏偏Mobieye有黑盒限制,不可能做到底层接口完全开放。
也就导致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从先天上就和特斯拉没得打。
星辰这边采用英伟达平台,起码也是和特斯拉硬体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有了吴新宙加入。
星辰自家的「自动驾驶车」,也可以正式进入起航阶段了。
第二天。
许易则趁着对方还没回国,拉着吴新宙去视察雷射雷达供应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