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2(2 / 2)

加入书签

方沙城西门外, 景佑帝和文武百官再次送来大批礼物,琳琅满目的小金饰和玉雕玉饰(人人有份),还有一大批大郸端午节的节礼。

双方互道感谢,文武百官回国都城,景佑帝、参知政事、六部尚书和阁老们跟着邵院长进方沙城。

一路的“礼乐相迎”跟着景佑帝的仪仗进入方沙城,在礼部的安排下分散在四方城门内,每隔半个时辰轮换休息,礼乐不停。

保科长又带着志愿者们一趟又一趟地搬礼物,痛并快乐着。

……

医院多媒体会议室

w?a?n?g?址?F?a?b?u?y?e?ǐ??????????n????〇????⑤?.??????

到过飞来医馆和没到的过,只进过急诊或门诊、但没进过会议室的,大郸众臣从医院西门走进来这一路,都在反复震惊和赞叹,一直到落座。

大投幕缓缓放下, 魏璋手机投屏, 播放驰援滑州、德县伤寒病区、悲田坊、欧阳书院、百姓及各行当等等的实际情况。

将近三小时的视频和照片,不论是形容憔悴狼狈的知州李念谷、县丞蔡辉、郑院使和太医们,还是滑州城和国都城的稳婆们,抑或是连医护们都不知道名字的滑州城医师们……

还有更多无名的百姓们,在伤寒病初期,听从调派;或是水患近在眼前,操起工具赶到河堤旁的男女;甚至是熟水铺里,往灶里添柴的半大孩童……

全城每一个人的努力与配合,才能将伤寒与大雨对全城的伤害降到最低,才有滑州城及下辖各县的稳定。

可是,百姓如此纯良努力却仍然贫穷,这才是大郸国君与百官该努力改善的事。

他们的贫穷与飞来医馆的寻常百姓形成了天差地别的对比。

播放结束,景佑帝向邵院长道谢,一句话都没说,又和众臣离开飞来医馆,回国都城去了。

魏璋代替金老和邵院长送到方沙城西门,望着众臣上马车前微妙的脸色就知道,这三小时的视频,只“赏罚分明”这一项就够他们忙活大半年了。

邵院长特许出诊的医护们放三天假,在值班房补眠。

阳光真好,回去睡觉。

但是这人吧,上班时候想休息,休息时间一长又想上班,不为其他,只为了早日完成系统任务回现代。

穿越前,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穿越后,自己的狗窝比金窝银窝好得多。

邵院长这趟驰援回来,忽然觉得开会写报告一点都不苦了。

真的,如果现在能回去,有多少会都开,有多少报告都写,什么?报告要改?改!改多少次都行!

邵院长走进门诊大厅,这次出诊治愈的病人可太多了,抬头看向巨幅电子屏,哎?这是怎么回事?

巨幅电子屏上红色字体显示:“飞来医馆第七项任务完成进度,137/10000,完成率1.37%。”

字体那么红那么清晰,但是,这破系统怎么一点都不涨?

难道说,在医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数?

不对啊,替郑院长写报告的时候,院内院外、国都城的治愈病人都算数。

金老驾着电动轮椅过来,指着电子屏:“一直没对你说,找了志愿者汪工程师来看过,说电子屏没坏,投屏什么也都可以,说可能是……系统坏了。”

邵院长惊愕地转过头:“还能这样?!那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不知道。”金老也很无奈。

邵院长麻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这样困在大郸了?有这么坑的吗? !

突然就很想摔点什么听个响!

魏璋也走过来,瞥了一眼电子大屏,又看向金老:“爸,知道的人多吗?他们什么反应?”

金老摇头:“为了国都城百姓看病方便,现在城东设了临时医院接诊,门诊平时没人来,第七项任务要治愈一万名病人,大家都忙……”

“目前,除了我们,就只有赶来检查电子屏的汪工,他说也可能是电子屏里面的小组件坏了……总之他不会说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