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2 / 2)

加入书签

“医师在,才能诊脉开方救治病患;医师都病倒了,病患还有什么希望?”

刘医丞狠掐了大腿一把,明明使了大劲却只有一点点疼,索性撑着眼皮禀报:“郑院使,今日滑州城内和附近村庄没有新增的病人。”

“街坊,村庄,包括辖下有伤寒病人的县郡,城南的悲田坊和城西的伤寒病人治疗区,都已按照预案进行分诊、补液、退热……排泄物也严格按要求处置……”

“滑州城内的药材已经用完,李知州昨日下午就派医师和药铺掌柜出去采买……郑院使,悲田坊和城西的病患实在太多……”

“城中昨天死了一百十七人,老弱妇孺居多。”

“补液盐……”刘医丞忽然停住,茫然地望着郑院使,脑子里一片空白,张了张嘴,整个人就这么直挺挺地往前倒。

李知州眼急手快地伸手,却在用力扶住的瞬间,同时倒地。

“刘医丞!”

“李知州!”留在食堂的厨子和帮佣把他俩扶起来。

“好烫!”厨子惊呼,“李知州起热了!”

“刘医丞也是,摸着烫手!”厨子和帮佣一阵慌乱。

“郑院使,李知州和刘医丞也染上疫病了吗?”大厨眼巴巴地望着。

不问还好,一问之下,好些人不由自主地退后,染上疫病可不得了!

郑院使示意大家都退后并保持安静,戴上口罩,独自替他俩把脉。

伤寒有个特性,高热时脉搏相对较缓。

而寻常细菌病毒感染引发的高热,病人的脉搏都会变得很快。

郑院使反复把握后告诉大家:“他俩因为反复着凉和过度劳累而染了风寒,并非伤寒。”

在场所有人悄悄松了一口气,又齐刷刷地看着郑院使。

毕竟这两日的人心惶惶可都是李知州和刘医丞压制的,他们四处奔波的身影映在许多人的心里。

郑院使拿出飞来医馆的纸笔,沙沙地写了药方,交给随行太医,太医去库房按方取了药材,一并交给厨子:“煎煮成汁,给他们服下。”

厨子环顾四周,大灶都被占着,一刻都不得空闲,从墙角扒拉出小泥炉,才接过草药包:“是。”

郑院使又嘱咐:“你们把他们送到温暖又安静的地方,先让他们好好休息,等汤药煎好,再叫他们起来服下。”

“是!”

厨子和帮佣把他们抬到书房里,关好门窗,放下帘子,悄悄退出去。

郑院使又把随行太医和药材分成两队:“来人,带路去悲田坊和城西病区。”

“是!”

……

郑院使原以为李知州和刘医丞冒雨四处奔忙染了风寒,才起热病倒。

等他们去了悲田坊和城西才知道,情况比预想得更恶劣。

滑州城内药铺掌柜、伙计和医师们,将近一百人,都因为看诊、雨天转运病患、分发药材、给病患喂药等等事情连轴转,病倒了一大半。

没病倒的四十五人,也是艰难硬撑。

病倒的里面,又有大半起了高热。

郑院使这次带了三十六名太医,可悲田坊和城西收拢的病患有两千多人,更让人头疼的是,全城还有两百多孕妇临盆在即。

太医们立刻戴了口罩、穿上仿制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