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2 / 2)
话音未落,气氛顿时怪异。都知道这里有个人最热切盼望生娃,又偏偏怀不上而最仇视孩子,千绕万绕还是戳到人烟花筒子了!
马妹花起先还没反应过来,待反应过来后发现谁都在看自己。
她知道这群人心里咋想的,当着小苏的面她也不搞事情,就干脆豁着嗓门道:“咋的,都看我做什么?我就不会生了能咋?不就生孩子嘛,乔秀芬你有一个就是一个吧,关我鸟事!”
大伙儿连忙岔开话题,都怪刚才吃得热火朝天,差点就破坏了难得融洽的气氛。
一时总算后知后觉地想起今天过来找苏麦麦的目的。
说句心里话,其实乔秀芬觉得不太可能。刚才进院子后,只见着贺副团和小苏的新居收拾得干净利落,家具也简单,墙上挂着两人微笑的结婚照相框,以及军装、军帽。
就连小苏穿得也朴素,二十出头的姑娘穿一身灰蓝色,口红都不涂。小苏脾气热络,还能把马妹花和柳淑芳一对大冤家弄在一块聊天,促进家属院和谐,这能是什么敌对的坏人潜伏?
唯一她与众不同的点就在于,她实在是生得过于明艳动人了,连女人们看了都挪不开眼睛。
但不能因为人家天生漂亮,就怀疑人身份。
而柳淑芳口中那什么迷魂汤,更是子虚乌有。刚才苏麦麦下厨的过程中,大伙儿都围在灶膛旁看着,放的只是平常见惯了的配料,是她自己调的味道好,才能让人吃到这么可口的。
但不能因为人家厨艺好,就怀疑她别有意图吧?地方上都改革开放了,国家鼓励各行各业发展优秀人才,厨艺优秀的也算人才,如果因为这个打压,那还怎么进步怎么发展呢?
从苏麦麦的院子出来,乔秀芬想了想,又带上几个家属拐去秦旅长的家里,向秦旅长爱人陶向红讨主意了。
陶向红正在墙下浇花,听到这个便搁置花洒,回到了客厅里。
刚刚昨天总军区记者陆韬打来电话,汇报了他按时提交稿件,等样刊出来后第一时间拿来给陶向红过目。还顺带夸赞了那天的小苏同志帮了大忙,修好后的相机更好用了。
如果柳淑芳她们没说,陶向红绝不会多想。但忽然想起苏麦麦竟会修相机,连德国技术的相机都会修,也是觉得惊讶。虽然小苏也解释了理由,但综合这几件事,还是要客观看待才妥当。
改革开放才刚刚迈开试探的步伐,广播里提示广大群众既要发展,又要注意思想意识的端正,不被忽然席卷的浪潮所迷惑动摇。
陶向红是十一旅旅长的爱人,这方面的警惕又比妇女代表乔秀芬来得更为敏感。
只是这件事必须要谨慎处理,毕竟万一误会了呢?
人家小苏一个温柔白净的南方小姑娘,千里迢迢来北疆结婚随军,多么值得宣传的高尚情操。如果误会了人家,传出去影响不好,今后女同志哪还敢来嫁军随军啊?还会伤害贺衍和小苏同志的心。
陶向红就安抚了一下她们,先夸奖了她们做为家属,有思想觉悟是对的,但暂时不要对外声张,也不许搞孤立,这件事等她问过秦旅长再说。
正好这时候秦旅长下班回来,当即听说了这些。
那天贺衍提结婚报告时,拿来了苏麦麦老家当地的介绍信,上面清楚盖着镇上公社的公章,写着来伊坤结婚的。
再加上贺军亲自打电话来督促贺衍结婚,让秦旅长怀疑他是老政委的第四子,秦旅长就没去审查了。
先不论已经有了镇上的结婚介绍信,如果贺衍真是老首长的第四子,那么他们家都同意了,肯定就是知根知底的。
过去那个年代特殊,有些干部的子女为了一些不方便的原因,会寄养在地方群众的家里。
虽然贺衍说是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