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9(2 / 2)
于是魏爱军每天早晚被派去跟学龄前的小孩一起拾粪,上午和下午跟随不同的低龄导师一起捡猪草割青草,还有空闲就被安排去看保管室,打扫打扫卫生。
什么知青不知青的,他这点劳动力也就跟老乡家里九岁的狗娃一样,甚至还不如狗娃,人还能跟着大人一起下田帮点忙。这个知青往田里多走两步都怕他摔倒压坏庄稼。
于是魏爱军经历了被半夜被蚊虫咬醒,吃饭夹多了咸菜被老乡家里人痛骂,捡屎被小孩嫌弃没捡干净,靠近水田被蚂蝗饱餐一顿等等之后,还是收获了生产队全员的差评。
在这个连吃饭多夹一筷子咸菜都要被骂两天的地方,什么阴谋诡计都要为生存让路。
魏爱军除了刚到这里报平安的那封信,后面每天都没空写信,每天都要接受生产队生活新的“惊喜”。
他抓住每一个能睡着的时间入睡,甚至不挑剔睡眠环境,哪怕是队里那颗老槐树底下休息片刻,他都照睡不误。
他也珍惜每一次能够获得清洁的热水洗漱的机会,从未如此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连之前偶尔偷懒的早晚刷牙都再也不敢少刷一次,生怕自己的牙会变成同屋老乡那样,挤挤挨挨还黄得明显。
谭桂香给他寄了信,说郭大爷有对象了还相亲,闹得厂里又是风言风语,估计今年之内不太好操作回城的事。
而郑海萍也回了信,说是上面正在看他们这些知青的情况,之后肯定还有第二批、第三批集体下乡。让他稍安勿躁,争取在生产队里多表现,要是能进生产队领导小组,那是最好。
哈,这个领导小组魏爱军确实是进了,但他是小组专用打杂人员。
除了保管员能随时给他派活儿,记分员也能让他帮忙盯人,妇女主任可以让他帮忙镇场子,会计和出纳可以让他帮忙给钢笔灌墨水。
因为他什么农活都不太干得了,但还占队里的口粮,生产队长也是想了不少办法才给他安排上活儿。
如果真在这里白吃白喝,只怕这生产队二百多号同姓的人,能直接把他给吃了,还能埋山里假装野兽干的。
当然,这只是魏爱军自己的猜想,不能当真。
他倒是想出钱,甚至也跟着一起去赶过集,但他住在人家屋里,真买了东西也不能不分,真要分多了他也不愿意。这一个大家庭就是十几口人,他自己只有一个,买了东西怎么处理,还真说不清楚。
不过,乡下的好处就是许多东西自己产自己用,不像城里的供应卡得死紧。
比如这里就能自己榨油,自己种的有棉花,还有自己种的大米。这些东西除了赶集的时候去跟别人换点钱换点其他东西,也能稍微改善下生活。
附近还有条河,从河里捞点小鱼吃吃,大家也不怎么在意。但大鱼不行,肯定是集体财产。
魏爱军求着狗娃帮他捞鱼吃,结果那么几条鱼处理了好半天,还有一大堆的刺。
魏爱军打小就爱吃鱼,但之前吃的次数真不算多,也没吃过这么小的,就险些被鱼刺送走,还是狗蛋紧急把赤脚医生叫来了才给他治好。
他每天只能靠想象着二哥的苦日子才能熬下来,而每熬过一天,他打算给家里和干妈写的诉苦信,又会多一些新素材。
一个夏天过去,魏爱军已经黑得跟狗娃如出一辙,只有一口牙还泛着白光。
至于同村的小姑娘们有没有看上这个知青,额,那还真差点有。
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