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4(1 / 2)

加入书签

正不满的人是自己,只是不敢宣之于口罢了。

但就算他们再不满,殷祝也不敢用他们。

甚至不贬就不错了。

包括这次的暮安关守将在内,都是历史上无功无过的那一批人,但事实证明,有时候庸碌和蠢货只有一线之隔,要不是前线实在没人,殷祝也不会同意把他调过去。

然后就造成了今天这样的结果。

看到主和派的势力已经占据了朝堂半壁江山以上,原本主战派中几个摇摆不定的墙头草,也犹豫着站了过去。

宋千帆和老丈人站在相反的阵营之中,心情也颇为沉重。

在晖城之战后,朝中主战派的势力占据了三分之二以上,而宗将军仅仅只是打了一场败仗……不,甚至都不能说是败仗,因为败仗是暮安关守将打的,他只是被牵连被迫弃城撤军了而已。

就算是这样,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势力也在顷刻间倒转了。

宋千帆想,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见不得英雄也会败;另一方面则是,陛下和大夏,都太过于倚重宗将军了。

陛下几乎是将大夏的国运堵在了他身上,这点宋千帆一直很不赞同,但当他向陛下提出建议时,却得到了殷祝这样的反问——

“不然呢?”

“除宗策外,这天下难道还有第二个这样的将军吗?”

宋千帆对此无言以对。

喝兵血、喝民血,欺上瞒下,谎报军情,其实这些都是大夏将领们曾经的通病。

唯有宗策,从一开始,便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而正是因为宗策开了个好头,哪怕这种事在前线仍有发生,但大部分将领的作风,也已经比从前收敛太多了。

可这些进步和改变,都即将因为一场并不是由他自己导致的败绩而化为乌有。

朝中主和派的声音占据了绝对上风,这和从前任何一次都不同,大臣们都不想打仗,面对满朝文武齐心的抵抗,陛下当真还能坚持下去吗?

殷祝也知道,该做出决定了。

旭日东升,熹微晨光引长了众人的影子。

一道道人影,犹如碑石般立在大殿青砖之上。

他相信,其中一定有真心希望和谈能带来和平,让百姓不再饱受战乱之苦之人。

可他们的眼光只能看到现在,读的也是圣贤教化之书,殷祝的目光,却投注在百年甚至千年后的未来,铭刻在他脑海中的,是历史书上那寥寥数语的功过是非。

他抬起双眸,看着站在最前面几位阁老的眼睛。

几位老人都保持着缄默,似乎无人敢与他对视,但殷祝知道,他们早已提前商量好了和谈的决议。

如果自己还要像过去一样,一意孤行,那整个内阁甚至是朝堂,都会瘫痪罢工。

因为这些朝臣们已经结成了短暂的同盟,以此来对付他们的共同的敌人——也就是他,大夏的君主。

该如何破局?

殷祝沉默许久,叹息一声。

他慢慢开口道:“前几日,朕去勘察粮库,一共去了三家,一家失火,一家新粮下压着陈年腐烂的陈粮,还有一家,规模最小,验收了几遍,才勉强合格。”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