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千刀万剐,加官进爵(1 / 2)
第131章 千刀万剐,加官进爵
十月二十八日,菜市口。
原礼部尚书孟元康,被押赴刑场凌迟处死。
满四九城的老百姓,一连看了两天的人体切切乐,早他娘的看腻味了。
腰斩弃市看着是过瘾,但行刑过程过于粗犷,美感不足,不符合咱天子脚下,老少爷们的审美水平。
今儿凌迟之刑,连剐三天,整整三千刀,剐下来的每一片肉,都薄如蝉翼。
这才是真正精细的手艺活,这才是咱四九城老少爷们的最爱啊!
与腰斩弃市一样,凌迟之刑也是在午时三刻开始。
因为午时三刻,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行刑可利用「天地极阳之气」来压制阴魂,防止罪大恶极的犯人,死后化为厉鬼作票。
更有藉助「天地极阳之气」,使罪犯魂飞魄散,不得投胎转世之意。
故而一般死刑,多在午时初刻执行,其意在体现上位者的仁慈。
虽说一样是人头落地,但不让你魂飞魄散,允许你转世投胎。
你就说仁慈不仁慈吧!
而午时三刻行刑,则是对谋大逆,不孝,等十恶不赦之罪的终极惩罚。
既杀了你的肉体,还要灭了你的魂魄,让你在阴阳两界,完完全全的,彻底的归零。
东方还未发白,菜市口这里,便早已是人山人海。
有些瘾大的,昨天看完章凤翼三族的人体分离大会,人家压根就没回家,直接在菜市口住一夜,等着看今天的孟元康,人体切片艺术大赏。
更有些想钱想疯了的,提前占了好位置,然后再高价卖出去,以此获利不菲。
这些人在菜市口,一连等了三四个时辰,终于等到了今天的主角,原礼部尚书孟元康出场。
而在他身后站着的,则是名满京城的会子手邓海山,衙门里人称龙爷的邓三千。
没错,就是在胡府密室里,当着胡玄机的面,活剐了李进忠和客氏的那位裂子手。
对此次凌迟之刑,邓海山极为重视,
毕竟孟元康可不是小人物,堂堂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可以说是邓海山从业多年以来,服务过的客户里,官位最大的一个,没有之一。
故而他一早便请示了有司衙门,去天牢里和孟元康,同吃同住了好几天,为的就是近距离观察,孟元康的身体状况。
看看他什麽地方肉多,能多剐几刀,什麽地方肉少,得用更高级一些的刀法,等等等等。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难怪人家邓海山,能成为京城子手界的头牌,就冲这敬业精神,你不服也得服。
胡幼鱼坐在高台之上,满面潮红,一脸激动之色。
要不是他没有邓海山那般出神入化的手艺,胡幼鱼恨不得亲自操刀,活剐了孟元康。
胡幼鱼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午时三刻。
他抛下令牌,大喝一声:「行刑!」
邓海山得令,在上万名京城百姓的注视下,开始人体切片艺术大赏。
每剐一刀,每剐下一片肉,邓海山便将其高高举起,然后抛向围观人群。
每一次,都必定引来无数人的疯抢。
孟元康可不是一般人,他四岁识文断字,六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十一岁中秀才,十九岁中举人,二十五岁进士及第,四十九岁便官拜礼部尚书。
这种读书种子......若是孩子......将来进士及第便没跑了。
估摸着这些人算数不好,他们也不想想,孟元康要被剐三千刀,..:...三千个进士。
三千个进士,众正盈朝,哈哈,这场面,估计皇帝看见了都得尿。
这一剐,便从午时三刻,一直剐到了酉时初刻。
邓海山坐下休息饮茶,让人给孟元康喂下几口参汤,帮他吊着性命,还没到他咽气的时候呢!
第二天,一如昨日,邓海山每剐下一片肉,便扔往台下,那些围观人群,依旧抢肉不止,甚至比第一天还要疯狂。
因为有传言说,谁谁家的二傻子喝了碗肉汤,睡了一觉起来便出口成章。
不仅如此,听说那个二傻子,还他娘的会作诗。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虽然听不懂这句诗是什麽意思,但对仗很工整,很押韵有没有?
仅此一例,便让菜市口这场抢肉大战,成为了满四九城,甚至是直隶地区的的顶流热搜。
有好些外地之人,都快马加鞭往京城赶,只为了能在菜市口抢到一片肉,好让他家孩子开蒙启智,他日进士及第,光耀门媚。
如此又过了一日,等到了第三天下午,此次凌迟之行,才最终迎来了大高潮只见此时的孟元康,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
要不是他呼吸之时,肋骨里的五脏还有动静,任谁也不会认为,这竟然还是一个大活人。
随着最后一刀的落下,早已经麻得不能再麻的孟元康,终于缓缓的闭上双眼,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结束了他这罪恶,而又荒唐的一生。
而邓海山也达成了,他此生之最大成就,将人活剐了三千六百刀。
一刀不多,一刀不少,邓海山志得意满,心说老子终于可以封刀归隐了。
同样麻得不要不要的,还有胡幼鱼。
等孟元康咽气之后,他几乎是被胡府下人们,给七手八脚抬下高台的。
一路上,胡幼鱼在心里怒吼道:凌迟三日,凌迟的不仅仅是孟元康,还有他胡幼鱼。
监斩官这种遭罪的差事,以后谁爱干谁干,反正他胡幼鱼,打死也不再干了?
可是,这种事,由得了他吗?
孟元康被凌迟三日之后,仅仅过了一日,便是十一月一日,也是朔日大朝会的日子。
但与以往不同,这次大朝会,不仅仅是礼仪性质的,而是要封赏在剿灭王子腾逆党一事中,立有功勋的一千勋贵文武。
故而这日的大朝会,不仅北静王等勋贵来了,就连孟梁焦大,还有牛二这些人都来了。
卯时初刻,李崇头戴冕冠,身穿赭黄袍,缓步踏入皇极殿,稳稳的坐在龙椅之上。
照例,群臣跪拜,教坊司鼓乐齐鸣。
一切礼仪诸事完毕,戴权手捧圣旨,开始宣读对一干有功人等的封赏。
(以下封赏有功这一段是不收费的,所以骂我水文,我拒绝接受。)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自临御以来,宵衣旺食,惟念四海清平,然有蜴为心之贼,潜结党羽,举兵谋逆,茶毒生民。
赖天地祖宗之灵,将士力同心,执锐披坚,终靖妖氛,今稽太祖开国之旧典,参酌封赏功臣之成例,特颁爵赏,用彰懋典如下:
北静王水溶,功莫大焉,拜其为京营节度使,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食邑三千户。
保龄侯史,为京营节度副使,加封三等公,增食邑两千户。
忠靖侯史鼎,为京营三千营总兵,加封三等公,增食邑两千户。
一等伯牛继宗,为京营神机营总兵,加封三等侯,增食邑一千五百户。
神武将军冯唐,为京营虎贲营总兵,加封三等侯,增食邑一千五百户。
一等子柳芳,为京营神武营总兵,加封二等伯,增食邑一千户。
一等子侯孝康,为京营游击营总兵,加封二等伯,增食邑一千户。
一等子石光珠,为京营鹰扬营总兵,加封二等伯,增食邑一千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