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八章 仙,凡(2 / 2)

加入书签

惠子是名家,注重逻辑。

什麽是逻辑?因为所以,就是逻辑,有什麽样的因,继而诞生什麽样的果。

普通人的思维,都脱不开逻辑,比如你看到一个人笑,肯定会想到他一定是遇到了值得笑的人或事。

又比如说一个人赚了大钱,你肯定会认为他一定很开心。

这些都是逻辑所致。

有了逻辑,就代表着有了限制跟界限,「常有,欲以观其徼」的界限。

但庄子的思想没有界限,不讲逻辑。

我笑,是因为我想笑,这都是「我」自己的事,而非外部因素所致,这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

庄子跟惠子的辩论,其实就是「无」跟「有」的思维区别。

同样的还有,一棵大树,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看似没用,但这个「没用」是有界限的,在普通人的观念里,树木被用来建房,燃烧,这才是有用,大树无法用在这个界限内,就属于「无用」。

但庄子超越了界限,超脱了一般人的认知,觉得这样的大树用来乘凉,就已经是「有用」了。

就比如眼前,傅源认为紫阳遭受过的一切,必然会让他有恨。

但这种认知,只是凡人思维的逻辑之内。

作为「人」的一面,紫阳确实有恨,但作为「仙」的一面,超于凡人的认知,不在逻辑之内,自然无恨。

傅源恍然,道:「所以你是「仙紫阳」,另外还有一个「凡紫阳」?」

「你能理解就好。」仙紫阳淡淡的道:「那你就应该知道,我不是被王安石的一块石头困在这里的。」

傅源点头:「你是被凡人内心的仇恨所困,困于仇恨!」

就如同眼前的场景,倾盆大雨中,虽然有道观可避雨,但若一直待在这里,那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心有所囿,德不周行!

心中有恨,仙路不得圆满。

「人」是一个层次,「仙」是另一个层次,而「仙人」则是困于两个层次之间的存在。

傅源环顾四周,只见大雨朦胧,数长之外便已经看不清了,不由得问道:「其他人呢?」

仙紫阳道:「除了一个人是不愿意升上来,其他人都困于凡人思维,哪怕经过飞升,也无法超脱达不到这里。」

傅源理解,问道:「那你想怎麽做?斩掉仇恨?」

仙紫阳道:「恨,应心而生,当属心魔,化形而出之后便是天魔,就如风筝一样,无论他飞得多高,都有一根线,被拉在放风筝的人手里……你觉得,这根线,在谁的手里?」

傅源苦笑,道:「所以你的仇恨落在我身上?这有些不讲理了,明明是王安石乾的!」

仙紫阳淡淡的道:「王安石早已死去。」

傅源:「……这不就是迁怒麽?」

仙紫阳道:「至少这次借体重生,是被你所阻!」

傅源反问道:「杀了我,这仇恨就解了?」

仙紫阳摇头,道:「有仇报仇,虽然解恨,但昧了因果,不得超脱。」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