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章 你还没入阁吧?(2 / 2)

加入书签

这时候苏泽提出了铸造银币,显然也是让张居正看到了一种可能。

如果真的如同苏泽在奏疏中所说,能让银币通行全国,那就有了一个统一的钱币单位,也就有了征银改粮的基础。

所以张居正才如此的支持苏泽,并且在皇帝同意在登莱开港后,立刻将苏泽招来了户部。

苏泽拱手说道:

「张司农,币值过大的银币,是无法在民间大面积流通的,而银元无法在民间流通,就失去了钱币的作用。」

说完这些,苏泽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几乎是秒懂了苏泽意思。

钱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流通是最重要的。

民国时期的银元袁大头,其实发行量是不小了,但是袁大头的币值对于普通百姓实在是太大了,实际上却没有起到货币的作用。

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才能换几个袁大头,这样的钱币还能流通吗?

苏泽铸银币,就是为了能在市场上流通,解决如今各地钱法不通的问题,这银元的面额自然要尽可能的小,这样普通百姓才能有机会获得银元,接受和使用银元。

张居正点点头说道:

「苏子霖说的有道理,朝廷铸币又不是为了赚钱,算成本帐是没意义的,重要的还是用发行银元来疏通钱法,让铸币司再想想,以多少面额为宜。」

「还有呢?」

苏泽接着说道:

「从登莱铸币所发出去的银币,各级官府必须要承认,各地市舶司丶制造司,京师的各承运库,都要接收银元。」

张居正眯着眼睛说道:

「苏子霖可是想到了宝钞的教训?」

苏泽惊讶的看着张居正,他没想到张居正对于财政货币的理解竟然这麽深,一下子看出了自己的用意。

苏泽这一条,正是针对宝钞的教训。

大明宝钞的破产,除了无节制的滥发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府自己都不参与到宝钞的回收和流通,让宝钞失去了信用货币的价值。

简单地说,明代官府对于宝钞承兑控制严格,只给发不给用,你拿着宝钞到官府,官府是不认的。

官府自己都不认,就别指望民间认了。

银元也是如此,官方发行的银元,那麽在官方的征银丶采买的时候,不仅仅要用,更要收,只有官方先用,才能稳定住币值。

这算是比较复杂的近代财政概念了,但是张居正竟然一下子就明白了。

张居正立刻说道:

「苏子霖提醒的对,户部十三清吏司立刻刊文全国,凡是折银徵收的税赋,日后都要允许百姓使用银元。司礼监那边也发放牒文过去,宫里的各监司也要承认银元。」

遇上这样的一个上司真的省心啊。

苏泽感慨着,张居正雷厉风行,又能够接受自己的意见,这就是专业官僚的厉害了。

反而那些不懂得事务的官员,做事才会谨慎小心,连字都不敢签,生怕手下坑了自己承担责任。

张居正又说道:

「你奏疏上请求陛下将积存贡物放在登莱港口出售,本官加了一条,请在登莱设立市舶司,让宫里派遣市舶司太监负责此事。」

苏泽想了想,确实是张居正的提议更加的合理。

毕竟贡物是皇室的事务,由皇室派出的太监管理,才能让皇帝放心。

苏泽诚心的说道:

「还是张阁老思虑周全。」

张居正自然不是来听苏泽拍马屁的,他接着说道:

「贡物专卖,你有什麽要补充的吗?」

苏泽想了想说道:

「贡务怎麽卖,最后还是要让市舶司决定,苏某只有一个小意见。」

「凡是出售的贡物,都要有专门的标识,冒充贡物的商人,市舶司要严厉打击。」

张居正摸着自己好看的胡子说道:

「这个不用子霖你说,市舶司也会办的。」

张居正一向为官严谨,不苟言笑。

可苏泽进门后,张居正语气欢快,甚至还开了几句笑话。

户部侍郎张守直一时也愣住了,接着跟着笑了起来。

但是张守直仔细想想,苏泽这个办法也很妙。

积存的贡物,那也是贡给皇帝的东西。

一旦贴上贡务的标签,自然可以卖出比原来的货物更高的价值的。

谁不想要用用皇室用物?

其实苏泽这就是类似于品牌的概念。

甚至都不需要苏泽宣传,商人们自然会将「大明皇室专用」的品牌打起来!

就比如你一个小国的国主,你不想要尝一尝天朝上国皇帝喝的茶叶?

你一个西方的国王,就不想要大明皇帝专用的瓷器?

贡务专卖,就是最好的品牌效应,是可以创造更高价值的。

张居正点头说道:

「这件事户部会向司礼监说的,司礼监欠了子霖一个人情。」

张居正很满意,这次和苏泽的谈话,又让他对他自己的财政改革多了一点新的想法。

张居正最后问道:

「那关于主持登莱开港的人选,子霖已经向高阁老推荐过了吧。」

苏泽也没想到张居正这麽单刀直入,他点头说道:

「下官向高阁老推荐了曾经在福建主持开放月港的涂泽民,高阁老也觉得合适。」

这下子户部侍郎张守直是真的傻了。

要知道负责登莱开港的官员,要负责的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港口。

港口附近的治安,港口附近海域的缉私剿匪,打通港口和陆运漕运的关卡,所以负责开港的官员,都要加一省巡抚或者按察使的官职,甚至要加都察院佥都御史的职衔。

这在地方上可是相当分量的重臣了,高阁老竟然要听苏泽的意见?

而且看这个意思,张阁老听了苏泽的推荐,也点头表示赞同?

不是,你苏泽还没入阁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