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铸币税!宏伟蓝图(4k)(2 / 2)

加入书签

「而我中原自古以来就缺银,所以历朝历代都没有想过铸银币。」

苏泽眼睛一亮说道:

「但是现在不同了,月港海贸流入的白银之巨,涂抚台应该是清楚的吧!如果能将这些白银都铸币,天下银钱不通的难题就解开了!」

「等天下流通银钱,再征银改粮,就能府库充足,万民得安了!」

等到苏泽说完,在场的涂泽民和徐渭都被这宏伟蓝图给说动了!

没人不知道征银改粮的好,那不是天下间的银子不够吗!

既然不够,苏泽就提出了主动在北方开港,吸收外国的白银铸造成银币!

苏泽不是要开港,而是要开矿啊!

要将港口当做矿山,吸引海外的白银铸币!

这个看似疯狂的想法,涂泽民仔细思考了一下,竟然还真的可行!

因为他是大明朝,少数真正见过月港涌入的大量白银的官员。

涂泽民也明白了,为什麽苏泽要选择在北方开港。

因为比起南方,在北方开港,朝廷才能更好的掌控港口。

苏泽看向涂泽民,知道自己已经说动了对方。

之所以耗费口舌,是因为苏泽虽然拿出了国策,但是也需要人执行。

曾经担任过福建巡抚,又亲自主持过月港开关的涂泽民,就是天赐的人选。

而苏泽也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隆万时期,正是整个地球上白银产量暴增的时期。

中南美洲的金矿银矿,倭国的石见银矿,这些储量巨大又容易开采的银矿同时出现,再加上航海时代初步形成的国际贸易,让整个世界上的贵金属数量都暴增。

这个暴增,甚至在欧洲出现了通货膨胀。

掌握了美洲殖民地,一艘艘宝船往本土运输金银的西班牙王国,还因此数次破产!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大明,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没有之一。

大明的商品在全世界都畅销货,大明的商品只要运输出海,就有全世界的商人疯抢。

所以隆万期间,天量白银流入中国,也给张居正执行一条鞭法提供了条件。

但是张居正虽然进行了税制改革,却没有进行财政改革。

前世的苏泽,就是财政口的公务员,他深深知道,不进行财政改革的税制改革,其实不过是加强了政府的搜刮能力,到最后反而会抑制经济的发展。

而且张居正是一刀切的税制改革,也加速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而苏泽的计划,是通过白银流入这个机会,先进行一次彻底的财政改革。

铸造银币,疏通全国的货币流通,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税制改革。

这样的改革一旦完成,就可以彻底盘活大明经济,又解决了银钱不通,商品经济发展迟滞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实物税收过重,成本太高浪费太大的问题。

而且苏泽的计划中,还有一个藏得很深的想法。

那就是在北方开港铸币,将铸币权掌握在朝廷手里,利用铸币权去搜刮东南的白银。

这也是苏泽提出要铸造银币的原因。

南方流入的白银,都要经过铸币才能合法流通,这就是铸币税。

甚至这还是全球徵税的,苏泽只要上疏,在中国贸易的船只,必须要用朝廷铸造的银元,就可以对所有的贸易对象都收一次铸币税!

当然,铸币税这个概念,对于大明疑似有些太过于先进了,苏泽也没有向在场两人解释的想法。

估计整个朝廷中,只有内阁的阁老们,才能理解到这个高度。

利用铸币税抽走东南多馀的白银,再通过基础投资砸在发展不平均的地区,这就是苏泽自从穿越以来,思考出来的财政国策!

当然,这一套国策要很多步骤,其中第一步就是北方开港通商,收取白银铸币。

这一次和涂泽民的交谈,让苏泽十分的欣喜。

涂泽民有能力有经验,是执行北方开港的最好人选。

而邀请涂泽民一同上疏,自然是为了将他拉入「朋友圈」,让他成为自己执行国策的施行人,毕竟苏泽现在也不愿意离开京师前往地方任职。

涂泽民也完全被苏泽的宏伟蓝图给说动了!

北方开港,铸币银元,再征银改粮,苏泽这一套蓝图实在是太宏伟了,一举要解决困扰大明的财政和税收困境!

而仔细想想,如果苏泽的设想能完成,说不定还真的能!

因为苏泽的国策,和其他士大夫那种道德的说教完全不同,这是一条可以看见的路径,苏泽将整个道路都指明了,甚至连可行性都已经论证好了!

涂泽民的呼吸急促了起来。

他其实已经五十多岁了,之所以被行勘后在京师奔走,并不是涂泽民眷恋权位,而是他不愿意自己背负不明不白的罪名致仕。

到了他这个年龄,无非就是思量身后名罢了。

首倡开关,却最后在青史上留下行勘的污点,涂泽民不甘心。

现在苏泽的构想,如果真的完成,这可是千秋之名啊!

千秋之名,这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读书人来说,都是无法抵御的诱惑。

果不其然,涂泽民立刻说道:

「涂某愿意附署!」

苏泽连忙将涂泽民扶起来说道:

「涂抚台,苏某是没办法帮您官复原职,不过我也会在师相那边推荐您。」

涂泽民立刻明白了苏泽的意思,他当然知道苏泽的师相就是执掌吏部的高拱了。

苏泽显然是要让自己成为北方开关的执行者。

涂泽民连忙说道:

「戴罪之身,全凭苏翰林差遣。」

等到送走了苏泽,涂泽民这才冷静了下来。

等等,刚刚说了那麽多,苏泽就真的能确定,能说服皇帝和阁部大臣,在北方开关吗?

涂泽民这才想起来这个严肃的问题!

自己上书开关,最后仅仅就在月港通商,这还遭遇了大量的反对声。

在北方开关,和倭国通商,这朝堂的阻力该有多大啊!

涂泽民这才反应过来,苏泽这是给自己画大饼呢!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