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2 / 2)
首先是南州的丛林景象,让他心驰神往,恨不得直接去丛林冒险。
接着又听涂泽民说红夷掠夺土人财富,听说土人用黄金建造神庙,更是两眼放光!
张宏读完了之后,苏泽又在涂泽民的文章后,写了一段「编者案」的短评。
短评介绍了涂泽民的任职履历,又对他首倡月港开关进行了赞颂。
张宏又说道:
「原来这位涂泽民,曾经担任过福建巡抚,陛下登基之初,就是他首倡开关的,原来苏翰林之前写的《海国记》是真的啊!」
前一期苏泽的《海国记》,大部分读者都是当做神话故事来看的,但是经过真的和红夷接触过,又在福建任职的涂泽民印证,可信度就大幅度上升了。
小胖钧两眼放光的说道:
「这红夷之主抢夺土人金银就成海内巨富,我天朝上国为什麽不派船去南州?」
张宏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含糊说道:
「此等军国大事,仆臣不懂,还请殿下问问诸位夫子。」
朱翊钧点点头,他想着在经筵上直接询问苏泽,又命令张宏将涂泽民的文章读了两遍,又问道:
「这位涂大人,如今在何处任职?」
张宏又看了一遍报纸,报纸上唯独没有写涂泽民的现任职位,他只好说道:
「仆臣遣人打听一下。」
朱翊钧连连点头说道:
「若是这位涂泽民在京师,孤要请父皇让他也来讲学!」
对于年幼的朱翊钧来说,涂泽民所写的千里之外的南州可要比圣贤书有意思多了。
——
沈思孝回到家中,从雒遵行勘戴罪后,他就一直心神不宁。
沈思孝自然是担心,代王案件会牵连到自己,影响自己的大好前程。
本来是想要帮着雒遵扳倒苏泽,又出了自己被苏泽压住光芒的怨气,又能攀上都察院的关系,观政结束后留在都察院。
这下子偷鸡不成蚀把米,虽然目前代王案件只是牵涉到雒遵,但万一雒遵没能顶住,最后将自己牵连出来,那自己的前途可就完蛋了。
沈思孝低调了很多,同年聚会都不再参加,只希望能够从这次风波中脱身。
不过沈思孝也没有束手待毙,在雒遵这条线断掉之后,他又找到了吏部的路子,和吏部文选清吏司中的一名同乡官员牵上了线。
沈思孝已经想好了,走通了文选清吏司的关系,这次铨选能授一个富庶地区的知县,在地方上搞出一点政绩来,等风头过去再想办法运作回京师。
这条路比起直接留任都察院来说,自然是崎岖蜿蜒的小路了,但是总比那些不懂钻研的同年强,要是被授予一些边远偏穷地区当官,干上几年什麽政绩都做不出,这辈子也就沉沦州县了,一辈子不得翻身了。
沈思孝家境优渥,刚中进士就在京师买下了一座不错的小院,家中仆役齐全。
等到沈思孝放衙回家,书童将最新的报纸放在了他的书桌上。
作为新科进士,沈思孝还有点后世大学生看高考题的新鲜劲儿,他首先翻到第二版,看到这篇八股文的作者,文选清吏司郎中张四维的名字,一股不祥预感冒了上来。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