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4章 《摧毁陈延森的计划》?年产能1200万双!先抽1万头猪!(2 / 2)

加入书签

本地的制衣厂丶制鞋厂老板敢怒不敢言,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

在中枢司的大佬眼里,森联资本显然更具价值。

「周哥,我大姨就在即墨,她们村好几个手脚麻利的大姐都被招进了这家厂,在质检丶装盒丶装箱岗上班。

你知道不?橙子鞋业的流水线上居然还配了凳子!」

同事补充道。

凳子?

周君豪愣了一下,沉吟两秒就懂了同事的潜台词。

这不是一把凳子的事,而是橙子鞋业懂「把人当人」的小细节。

要知道,有些小工厂别说配凳子,员工上厕所都得卡五分钟时限,多超一分钟,拉长就记名字扣工资。

「那橙子鞋业的工资待遇,和橙子制衣比怎麽样?」

周君豪追问道。

「底薪三千三,加班费和橙子制衣是一个标准,但整体收入比去年少点,毕竟陈延森要求排班时,必须保证每个一线操作员都有双休福利。「

同事慢慢解释道。

周君豪嗤笑一声道:「操!说真的,橙子服装厂和制鞋厂的待遇是真不错,齐鲁有些地方的公务员,除了公积金高点,单说收入,还真不如这些工人。」

同事刚想接话,就瞥见一公里外的路口驶来了一辆奔驰商务车。

一辆黑色迈巴赫在中间,车后还跟着另一辆奔驰商务车,三辆车排成一列朝这边来。

陈延森到了!

顷刻间,琴岛新闻网丶掌上琴岛丶虎嗅丶澎湃丶搜狐等几十家媒体的记者全都一激灵,下一秒就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

林国纶正坐在办公室部署下个月的生产计划,桌上的手机突然响了。

他拿起一看,立刻起身,领着公司的高管们快步走出行政楼。

远远望去,数百米外的柏油马路上,三辆车排成一列,正匀速朝工厂方向驶来。

等他走到工厂大门时,车队距离这里还有两百多米。

记者们刚想迎上去,就被工厂的安保人员拦了下来。

陈延森透过车窗,看了一眼窗外,只见工厂门口人头攒动,光是媒体记者就有上百人。

「老板,我就不下车了。」

叶秋萍很懂事,生怕被记者拍到,给陈延森招惹麻烦。

「嗯,李,会你把车开进厂。」

陈延森交代一句后,抬脚走了出去。

「陈总,欢迎您来琴岛!想请问您,为什麽会选择进入制衣和制鞋行业呢?」

「陈总,橙子鞋业的产品未来上市后,还会沿橙子』作为品牌名吗?」

「陈总,您觉得橙子鞋业相比其他同,核心竞争优势是什麽?」

陈延森刚走下车,话筒就像雨后春笋般凑到他面前,快门声更是此起彼伏,闪光灯噼里啪啦地响着。

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延森轻轻一笑,不紧不慢地回应:「首先,橙子鞋业的核心业务,是为森联资本旗下113.7万名员工提供各类舒适的工作鞋丶工作靴;其次,只有多馀的产能,才会对外销售。」

言外之意很明显,橙子鞋业和橙子制衣差不多,都是以内部供给为主的半开放工厂。

可记者们压根不信!

当初橙子制衣成立时,陈延森也是这麽说的。

如今橙子制衣虽没在线下开专卖店,线上销量却火得一塌糊涂,短袖丶打底衫丶衬衫丶牛仔裤这类基础单品,在上半年的618大促中,甚至卖出了上百万件的恐怖成绩。

行业里更是传得沸沸扬扬,说橙子制衣2014年的全年营收,有望突破50亿元。

周君豪听后,心里却犯起了嘀咕:森联资本的招聘速度也太快了吧?两个月前,他们全球员工总数才刚破100万,这才多久,就又多了十几万?

「老板!」林国纶上前问候道。

「老林,辛苦了!干得不错!」

陈延森拍了拍林国纶的肩膀夸赞道。

他原本对橙子制衣没抱什麽期望,没想到在林国纶的带领下,短短10个月就实现了40

亿的销售额。

11月和12月是电商行业的旺季,照这个趋势,橙子制衣年营收突破50亿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老板,其实我也没做什麽,核还是靠拼呗和京东的流量资源。」

林国纶下意识地谦虚了一句。

「那第四季度的奖金就不给你了。」

陈延森板着脸说。

林国纶微微一怔,还没反应过来,就听陈延森笑着补充道:「有能力是好事!你放心,在我手底下,别怕做错事,只要最终结果是好的,我永远会帮你兜底。「

「谢谢老板,我明白了!」

林国纶连忙点头应道,然后引着陈延森往厂区里走。

记者们想跟进去,却被安保人员礼貌地请到了举行投产仪式的活动区。

林国纶边走边介绍:「这座工厂原先也是家制衣厂,给森马做代工,这两年快时尚品牌日子不好过,去年森马整顿代工产业链,这家厂就倒闭了,我便趁机买了下来。

它总占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前面那栋是主生产车间,一楼是原料仓丶仓储区和裁断车间;二楼是针车车间,还有成型线的前段工序,像攀帮丶定型这些;三楼是成型车间丶后整包装区,还包含办公区。「

他顿了顿,指着旁边一栋小楼补充:「这里原先就是工厂的超市,被我改成设计部的办公楼了。」

「生产线拉满的话,一年产能能做到多少?」陈延森问道。

林国纶想了想回答:「得看产品制作工艺的高低。要是生产效率丶工艺熟练度丶人员配置都跟得上,订单量也充足,一年能生产1200万双鞋子,对应的产业价值大概在16到20

亿左右。」

眨眼的功夫,一行人就走进生产车间,机器运转的声音有序而不嘈杂,流水线旁的工人都坐在蓝色的凳子上,手里熟练地操作着工序,每个人面前的工作台都收拾得整整齐齐。

「老板,这条生产线是专门生产运动鞋的,从裁剪到成型,全程自动化率能达到60%,剩下的精细活需要人工把控。」

林国纶指着一条正在运转的流水线介绍道。

陈延森点了点头,环顾四周,发现车间里20到30岁的年轻人大概占三成;30岁以上的中年人比例最高;50岁以上的员工也有,但整条生产线上加起来只有寥寥几人。

让他意外的是,做事最快的反倒不是年轻人,而是年纪稍大的人。

他转念一想,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缘故。

一圈参观下来,刚好十点半。

林国纶陪着陈延森回到工厂的活动区坐下。

而此时,在距离工厂不远的一条高速路上,琴岛中枢司的负责人正带着人往这边赶。

同一时间。

莱格吉结束了在燕京的访问,便立即乘飞机赶往庐州。

他对外宣称是来参观森联资本总部,实则是想找陈延森当面汇报工作。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帮半导体上游的原材料与设备供应商正陷入纠结。

他们反覆权衡,到底要不要和森联资本合建工厂?

要是拒绝,不仅会丢掉一笔大订单,还会凭空树起森联资本这个强敌。

可要是不拒绝,又得把在华业务利润的一半,白白拱手让给陈延森。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自己根本拿森联资本没办法。

对方就像只浑身是刺的刺猬,让他们连下手的地方都没有。

在安国协会总部,一帮高层同样聚集于此,正逐条分析着陈延森的从商历程和各种细节。

「我认为可以用拉拢的手段,这个人跟以往的华国商人很不一样,森联资本在北美丶

欧洲丶南美地区的分公司,向来严格遵守本地法规,不仅雇佣华人,还为当地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有人率先提议。

他的潜台词是,陈延森是一个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商人,看不出明显的立场倾向,更像一个纯粹的商人。

「我不同意!这个华人太聪明了!他在华国毫无根基,却只用四年多时间就打造出万亿市值的跨国集团,这根本不符合常理!我认为该把他列入监控计划,必要时直接启动摧毁计划!」

另一名安国协会高层当即反对。

「你在想什麽?」有人立刻反驳:「让安国协会平白无故暗杀世界首富?一旦消息泄露,你们所有人都得下台!「

安国协会的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反对暗杀提议的高层将手中的文件重重拍在桌上,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冷声质问道:「摧毁计划?你们有没有想过后果?」

提议启动摧毁计划的高层面色凝重,却仍不死心:「可他掌握的半导体技术已经威胁到灯塔国的产业核心利益!」

「所以更不能用极端段。」

坐在主位的会长终于开口,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拉拢为主,监控为辅!先派代表去华国与森联资本谈判,尝试用市场准入条件换取技术合作。

如果他拒绝,再考虑限制森联资本在北美市场的业务扩张,一步步施压,而不是贸然动手。」

他的话让争论暂时平息,众人开始围绕「拉拢方案」展开讨论。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