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黄埔地皮功成与「背锅侠」(1 / 2)
第755章 黄埔地皮功成与「背锅侠」
「没问题。」魏泽涛见老板同意,很是开心;
杨文东接着说道:「对了,贷款的话,就与湾湾的银行合作,这样与他们绑定在一起,安全性也强一点。」
前世对香港明星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香港很多明星因为与内地关系较好而被封杀,导致混的惨不忍睹,甚至还有影帝被迫摆摊的事情发生;
但湾湾一般也只敢针对明星,对于香港资本,基本上是不会做什麽的,那麽多香港富豪去内地投资,甚至湾湾本身内部就有很多人去内地投资,他们也不管的;
不过还是要以防万一,与湾湾本土银行绑定在一起是最方便简单的操作了,反正给哪的银行都一样。
魏泽涛答应道:「好的,没问题,本身湾湾的银行其实也很想与我们合作了。」
长兴实业作为杨文东最早起家的产业,虽然现在已经比不过其他长兴地产丶荣耀电子丶屈臣氏等等,未来的潜力也没那麽足,但他还是希望这第一家企业能够继续成长;
早年的时候,长兴实业是长兴集团唯一盈利的企业,包括地产航运电子食品等产业都是利用它的资金起家的,如今后几家发展的更成功,那再利用他们闲余的资金发展长兴实业,也算是完成一个循环了。
只是原有的创意型路线已经行不通了,那就只能走资本化的路线,利用资本进入各个产业,完善产业链,抢夺市场,这其实也是很多正常企业的发展路线,毕竟穿越者也只有一人,其他人能够走的路,杨文东自然也能走,且多多少少知道未来的趋势,也会对传统行业有所帮助的。
钢铁产业的确是非常耗费资金的重工业,但建成了之后,收益也很高,如今全球很多国家都在大发展,迫切需要钢铁,连国内都是一样,未来几十年,国内一直缺钢,直到21世纪10年代中才供过于求;
当然,想立足内地市场,还得在国内建钢厂,这个条件就比较难了,改开初期,国内对钢铁的控制比石油还要强,有没有机会,就只能以后再看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6月中,香港市场也逐渐恢复了正常,股市与地产市场逐步回升;
和黄的股票也逐步回升,市值再一次突破了10亿,原因是一方面杨文东的入主给股民信心,另外就是李察信在大规模出售手中无用业务,让公司的现金流逐渐好转,第三就是地产市场回升后,和黄的物业总体价值也提高了,这基本上也让和黄暂时摆脱了债务危机,可以按照正常公司来运营了。
15日,郑志杰丶方先名与李察信一起来到了康乐大厦:
「杨生,我们与港府协商了一个月,红磡码头200万尺土地的工转商,目前双方的价格谈在了2.3亿港元,您看这个价格怎麽样?」郑志杰先是说道。
「2.3亿?比之前便宜了7000万,你们觉得这个价格还能再降吗?」杨文东反问道。
郑志杰道:「很难了,港府那边一直守着这个价格不肯让步,工转商的价格是港府竞拍的基础,如果太便宜,只会影响其他财团参加竞拍的信心;
而且还有一点,如今港府的竞拍又已经开始了,它们的财政收入恢复了不少,所以越拖下去,他们也越不在意。」
「那看来还是要先落袋为安啊。」杨文东点点头,道:「那行,2.3就2.3吧,也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跟港府把合同定下来,审查一遍没问题,那就签约。」
未来几年,香港地产价格会增加几倍,正常情况,这红磡码头开发完成后,至少就是十几亿的利润,那今天的价格,再便宜也不过只占总利润的几个百分点罢了,没必要为了这点而浪费时间,早点项目完成后,将利润资金拿到手,就还能投入其他项目中去;
郑志杰道:「好的,没问题,如果顺利的话,这个项目今年就能开始了。」
「嗯,这也会是香港最大的住宅项目了。」杨文东笑了笑。
这种大面积丶位置一般的地皮,就只能开发住宅,不太可能全部开发成写字楼,而做住宅项目,主打的就是一个字:快;
快速的将资金拿到手,快速的循环,这也是未来内地地产商的套路,在房市大涨的时间段能够赚取暴利,可一旦房价下跌,那就会形成巨雷:嘭~,比如某大。
郑志杰又问:「杨生,这块地皮开发的资金估计可能会高达十亿,那我们跟哪家银行合作。」
优质的项目,对于银行来说,也是非常需要的,特别是大财团的,因为基本上无风险。
杨文东想了想,道:「可以给滙丰,就当做沈弼当初支持我的礼物了,不过给归给,但还是要多家谘询的,要滙丰给出一个最低价,我们再合作。」
虽然市面上对于长兴集团与滙丰银行谁是香港第一财团经常性的有争议,但杨文东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他暂时又不准备做银行,再说,即使做银行,香港这个城市也只是一个小市场,核心肯定还是走出海外;
而海外市场太大了,即使滙丰未来还是成为前世的巨头,那与自己有竞争,但也算不上多大,市场实在是太大了,不可能只有几家巨头。
加上对方又是半个官方机构丶沈弼的能力也很强,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他也没必要与滙丰作对,即使不能成为朋友,那也不要成为敌人;
合作的话,在香港也必然会有一些的。
郑志杰答应道:「好的,我会联系多家银行的。」
虽然地皮曾经是和黄的,但如今的合作制度,就是长兴地产来负责整个项目,和黄坐等分红就行了;
这也是上市公司利益转移的默认套路,全香港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但只要不做的太过分,让上市公司的股东股民也分享其中一部分利益,那也就行了。
杨文东又问道:「我们与太古集团以前也谈过开发他们的码头,现在怎麽样了?」
郑志杰摇头道:「太古集团那边一直没有动静,问就是还没想好,但他们已经在开始平整码头的地了,还专门注册了太古地产公司,我估计,他们可能想独自开发。」
「独自开发?那倒是可惜了,实在不行就算了。」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原先历史上,太古集团的这块地是与一个华人地产公司合作的,虽然后面又将这家公司踢出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