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2章 南下巡视(2 / 2)

加入书签

可若陛下此前就有意伐吴,那作为内阁阁臣丶司空丶尚书右仆射的司马懿,也应与他招呼一声。陛下来扬州两个多月了,蒋济今日之前并没有听到任何风声。

那便是今日初次说的了?

非但蒋济一人,连四名侍中都被皇帝之语惊讶到了。不过这也符合皇帝的性格,总是出乎臣子们的意料。

蒋济缓缓说道:「陛下,伐吴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吴国从西到东蔓延千里,西至夷陵丶江陵,东至建业和吴会,皆以大江沟通,向南又到交州之地,纵深广阔丶土地城池众多。」

「若伐吴,当兴大魏举国之力,以东南一隅之力全然不够。」

曹睿略带赞许的点了点头:「朕也深以为然。吴国也是个方圆数千里的大国,隐蕃此前不是和朕说过,吴国举国上下足足有十八万兵。而吴蜀两国还约为盟友,料敌从宽,说不得还能派些精锐增援过来,征吴的全过程中,怎麽说都要面临着二十万上下的军队抵抗。」

蒋济接话道:「陛下所言极是,大江横亘东西千里,虽分隔南北,内里却也孱弱。只要破开一处,其馀各处就尽皆难以抵御了。故而应当有着重之处。」

曹睿反问:「何处为重?」

「扬州最重!」蒋济从容答道。

「哈哈哈哈。」曹睿笑了几声:「自然是以扬州为重,到时诸军用兵,朕少不了用蒋卿之力助朕。」

「朕也数年没有听过蒋卿计策了。说一说吧,朝廷该如何用兵?」

蒋济拱手说道:「陛下,所谓用兵,在臣看来,无非是『兑子』二字而已。」

曹睿道:「如何兑子?」

蒋济说道:「以天下为棋盘,大魏主攻,吴国主守。如今大魏沿江用兵之处,无非襄阳丶江夏丶皖城丶濡须四处,加上这两年兴起的水师,共是五处。沿江上下但凡有吴兵之处,皆要以朝廷大军应之,此为兑子。以荆襄之众攻襄阳,以豫州之众攻武昌,以扬州和徐丶青丶兖丶司隶及河北之众攻建业,则吴军处处迎敌丶处处窘迫!」

曹睿不禁摇头:「蒋卿方才之语,其实就是各处牵制吴兵,再寻一处破之,在朕看来也不过中规中矩。」

蒋济却口出惊人:「臣以为可以徵调关西强兵至东面作战,蜀国数次进犯实为乏力,彼辈战力不足,大魏无需在关西留下那麽多兵!」

曹睿盯着蒋济看了许久,没急着驳斥,也没说什麽反对的话,随即朝着裴潜吩咐道:「裴卿记下此事,稍后传讯枢密院要一份关西最近的布防记录,看一看哪里还能挤出些兵来。」

「遵旨。」裴潜应声。

蒋济接着说道:「臣曾私下估算过,若要伐吴,则需至少徵调二十五万战兵,方有胜算,其中水军至少要有五万之数,舰船要五百艘,否则难以在扬州取胜和渡江!」

「二十五万麽?」曹睿淡然重复了一句,而后从容说道:「朕知道了,蒋卿先回船吧。」

蒋济只觉有些莫名其妙,今日皇帝问计问了一半,自己一些细节上的构想还没阐述,就如此让皇帝撵回去了。

「臣遵旨。」蒋济还是领命而去。

待蒋济走后,曹睿看了看守在自己身旁的四位侍中:「你们觉得蒋济之计如何?朕不是说他多路出兵的想法,这没什麽稀奇的,而是他二十万步骑丶五万水军的构想。」

侍中们默不作声,徐庶瞟了一眼左右,轻咳一声,率先开口:「陛下,蒋刺史虽然领过兵,但并未真正指挥过作战,故而说出兑子的这般话来。」

「徐卿以为哪里不对?」曹睿问道。

徐庶继续说着:「吴军虽有十八万兵,但这是帐面上的数字,不是说吴军真就能拿这些兵出来,在大江南岸各处抵抗大魏。除了沿江前线的州郡,内地的各处也要派兵把守,各地山越也要弹压,荆州和交州的蛮人也要用兵。」

「臣虽说不出一个确切的数字来,但臣估算,吴军连三分之二的兵力放在前线都难。」

曹睿挑眉:「徐卿是说吴军沿江防御,也就十二万左右的数字?」

「臣正是此意。」徐庶拱手。

「料敌从宽,就算以十五万的数字来算,臣以为至少二十万兵也是要的。」裴潜在此时开口说道:「但五万水军属实有些夸张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