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8章 触碰软肋(1 / 2)

加入书签

孙权此言一出,是仪丶胡综丶徐详尽皆大惊。

这世上所有的事情,往往都只差一个开端。可若真开了此事的头,那就再也没有回头的馀地了。

对于丞相顾雍,孙权尚且是近似软禁一般的审问,职位丶俸禄丶待遇尚且未停。按照今日孙权的忿怒情状,恐怕是要杀人的!

刚刚立国没有两载,皇帝便能杀尚书了吗?就算昔日未做皇帝丶还是吴王或者吴侯的时候,孙权也一直都是礼贤下士丶听劝的样子,三十年的好名声竟要一朝破功了?

面对盛怒着的孙权,胡综并不敢劝,而是又俯身长拜,额头贴紧殿中的砖石地面,一动都不敢动。

同样跪在地上的徐详抬起头来:「陛下,陆尚书乃是国家大臣,若无罪而使其入狱,恐怕会沮丧天下臣民之心。」

眼见着孙权凌厉的眼神又瞪了过来,徐详连忙解释道:「臣是为陛下着想,万无他意!」

「中执法。」孙权不再看徐详和胡综,而是将目光又放在了是仪的身上:「陆瑁该当何罪?」

是仪沉默了好一阵时间,最终还是说道:「尚书陆瑁蛊惑太子,离间天家,应以此罪捕拿!」

「要朕再和你重复一遍吗?」孙权扶着腰间剑柄,走到了胡综身前,冷冷说道。

胡综再也不敢拖延半点,叩首应下:「臣请现在就去捕拿陆瑁。」

「去吧。」孙权点头。

胡综站起身来,朝着孙权躬身一礼,而后迈开步子走了出去。直到胡综走远,孙权心头憋着的这口怒气才算释放出来,解下腰间宝剑平放在桌案上,自己也随之坐下,不断摩挲着剑身。

对于孙权来说,今日发怒非只是由于太子孙登的书信引起,更是由于长久以来的积怨同时爆发。

尽管孙权统治江东已有三十年的时间,但本地士族的影响力丝毫没有减少。就算在昔日陆氏的陆逊投了魏国之后,为了维系脸面,孙权仍要继续任用陆逊亲弟陆瑁担任最为重要的选曹尚书,以示对士族的重视不绝。

顾丶陆丶朱丶张。

顾氏的顾雍现为吴国丞相,顾雍长子顾邵曾经娶了孙策女儿,十馀年前亡故。顾雍长孙顾谭现为太子孙登属官。丞相顾雍的其他几个儿子顾穆丶顾济丶顾裕皆为两千石。

陆氏在陆逊归降魏国之后势头稍颓,但陆逊之弟陆瑁仍然担任尚书中位列前二的选曹尚书,权责颇重。

朱氏的朱桓已死,孙权为了展示恩宠,特将小虎孙鲁育嫁给朱据,又封朱据为左将军。

而吴郡张氏的张温,更是早就显出了与孙权的不和,如今只在朝廷中任个闲职。

但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在于顾陆朱张这四家。顾陆朱张都为吴郡大姓,吴国又不只有吴郡一处。

相比于孙策早年征讨江东之时,江东各处群起反抗,甚至导致了孙策本人遇刺身亡的惨烈结局,所谓顾陆朱张,实际上是孙权自己精心挑选的本地士族,用来帮助孙权自己统治丶压制其他江东士族的,直到建安末年才真正崛起。

除了顾陆朱张,吴国士族还有许多。

徐州张丶诸葛丶步;广陵张丶吕丶范丶戴;丹阳朱;会稽贺丶虞……

可关键中的关键,所谓的顾陆朱张,都是孙权自己培养起来的士族!

自己培养的士人开始侵夺自己的权柄不说,就连自己寄予厚望丶封了太子,以之为继承人的孙登都受了他们的影响,来为他们说话!

这才是真正触到孙权痛处,让孙权在盛怒之下抓捕陆瑁的根本原因,而非只是陆瑁与太子书信交往这麽简单。

以前的张昭丶虞翻等人与孙权不和也就罢了,如今的顾雍丶陆瑁等人竟也重蹈了覆辙!四十日来,顾雍连个请罪的表文都没有送进宫中!难道士人天生就会走到与他对立的一面吗?

胡综是个文武兼资的,能领的了兵,文章也好,加之又是孙权心腹丶素来行事清直,故而胡综在吴国的名声还是非常不错的。

当胡综带着五十名甲士抵达了尚书台后,直直率兵前往陆瑁的值房。陆瑁还未多做反应,还在愣神的时候,就被甲士背缚双手丶架着朝外走去。

在胡综说了这是遵从陛下旨意后,陆瑁知晓自己做过什麽,故而一言不发,顺从的随着军士走出,也丝毫没有向胡综求情。

可陆瑁如此,其他人却全然不能袖手旁观!

但这种噪音和声势,足以将尚书台内的所有人都惊动了。

「胡侍中!」身形瘦削的尚书薛综怒意勃发,张开双臂拦在了胡综和随行的军士前面,高声喝到:「尚书台是大吴重地,胡侍中为何突然引兵闯入,还要将陆尚书抓走?朝廷体面何在?尚书台体面何在?何至于此!陆子璋可是大吴尚书,安能受这般屈辱!」

胡综也不愿做这种事情,但没有办法。

方才是仪丶胡综丶徐详三人在宫中几乎与孙权明说了,吴国还没有直接将尚书抓至狱中的先例,孙权轻飘飘的拿蛊惑太子丶离间天家的罪名堵住了三人的口。

若再推诿下去,三人自己也要倒霉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